“这珐琅彩瓷器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根据清宫造办处的文档记载,康熙帝下旨,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运用到瓷胎之上,随之就出现了这种创新的瓷器品种。珐琅彩起于康熙,盛于雍、乾,是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
“烧制珐琅彩所需白瓷胎由瓷都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师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这珐琅彩瓷器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
“珐琅彩瓷器无大器,绝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其中碗、盘最多,只是每一品种都有不同的变化。这种制瓷工艺在胎质的制作上非常讲究。胎壁极薄,均匀规整,结合紧密。在此胎质上又施釉极细,釉色极白,釉表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可称‘白璧无瑕’呢!”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不过后来因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后就销声匿迹了。在这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内所出现的珐琅彩瓷可以说秉承了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各种优点,从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
“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说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