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362

热门小说推荐

议的事。听韩琦要他去找王雱,韩忠彦摇头道:“我还是不去了。”

韩忠彦与王雱同窗三年,又相交多年,岂会不了解王雱的性情?只要不涉及到他在意的事,王雱做事向来随心,很少与人交恶。这一点上,韩忠彦觉得王雱与他爹是很相像的。但是一旦有人触及王雱心中的底线,王雱绝对不会退让半步!

王雱心中那道底线,无关权势,无关地位,无关律法伦常,只在于他是否在意!

韩忠彦觉得要是他去劝说王雱站到他爹这边,王雱说不定会和他绝交。

韩琦默然。

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得王雱这操蛋小子有多扎手。

既然已经开始了,那也只能看明□□会的情况如何了!

王雱白天没去见韩琦,晚上也没见任何人,陪了会两个小小王,他就把自己关到书房里去。

这一年来王雱家里朝中两头忙碌,没有过多的停歇。逝者已去,生者自当好好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应该把太多时间花在悲痛与感怀上。

可白日里的一场闹剧,让王雱猛地回忆起过去几年的种种。

他十四岁三元及第,今年二十四岁,正好满十年,当年钦点他为状元的官家却已身埋泉下,再也不能笑着听他出些胡扯瞎掰的主意。

人生短短数十年,死时两眼一闭,在这世间就再无痕迹。对于死后的一切,逝者也许不会再在意,可活着的人怎么能袖手而观、坐视不管?

王雱静坐在书桌前许久,抬手开始写折子。

王雱怕扰着司马琰,早遣人去与司马琰说了一声,说今夜会歇在书房。

于是这一写,写到了烛火转暗。

才是冬末春初,天有些冷,王雱收起折子披了件衣裳走到窗边。正是正月十四,天上月儿将圆,洒落一地银霜。王雱看着窗外徐徐浮动的树影许久,关上窗直接躺到书房的卧榻上。

一夜无梦。

第二天天还没亮,王雱就揣着折子出了门。

正是上元节,各国使者才刚刚离去,朝中的气氛本该很轻松,偏偏每个人看起来都满腹心事。

除却早已站定立场的两制官员与台谏诸官,不少人都在犹豫自己该站哪边,一边是难缠的台谏与清流,一边是手握权柄的新皇与宰相,站哪边都会给他们带来大/麻烦!

不仅官员忧心忡忡,赵曙今天也想称病不上朝,毕竟昨天是他头一回尝到被台谏奏本淹没的滋味。

虽然韩琦说这种情况在仁宗皇帝在世时并不少见、只要他坚定意见进行廷议就能顺利下旨,赵曙还是隐隐觉得事情不会那么轻松。

出于对韩琦和欧阳修的信任,赵曙还是按时出现在朝会上。不知怎地,赵曙才一落座、往下方看去,竟猝不及防地对上了王雱的双眼。

赵曙蓦然想起当初的一幕:王雱在官家病榻前毫不避讳地指斥他逃避监国的行为不忠不孝。当时王雱并非台谏官员,也并非宗室子弟,对他这个太子却丝毫没有畏怯之心,言语如刀锋般句句逼人。

赵曙犹自出神,王珪已经出列,当众说出赵曙与两制官员的不同意见让百官参与评议。其他官员还在犹豫之中,台谏官员已紧跟而上,发言内容非常团结统一:喷赵曙以及喷韩琦和欧阳修,御史台上完谏院上,不喷个一轮不罢休!

在多年的改进与锻炼之下,台谏发言风格倒是非常多元化:有人引经据典,有人指桑骂槐,有人翻起韩琦和欧阳修的旧账,有人直接畅快淋漓地喷个狗血淋头,台谏诸人喷完一轮,一个都不重样!

许多人听完司马光和范纯仁等人的发言,原本那点小动摇已经不复存在。看看吧,这种架势除非是韩琦和欧阳修这种位高权重的老臣,否则谁有那个脸皮扛下来啊!

这时有人注意到台谏诸官都已出列,只剩一个人还没吭声:王雱。

不少人都暗暗看向王雱的方向。

知晓内情的人都知道王雱和韩琦走得很近,说是韩琦一系的人都不为过;但所有人更清清楚楚地记得,官家生前最后几年独独与王雱亲厚,两人几乎情同父子!

这次韩琦与新皇做出这样的事,王雱会不会隐而不发?

作者有话要说:

王小雱:你说我发不发!!!

*

☆、第213章 第二一三章 当场下旨

《玩宋》/春溪笛晓

第二一三章 当场下旨

王雱感受到其他人的注目, 并没有让他们失望。他向前一步, 举起朝笏向赵曙表示自己有话要说。

王雱这半年在台谏的表现堪称划水, 许多人一开始怕他喷自己, 后来没等来王雱的喷又觉得有点失望:以前王雱总和台谏杠,那应对多溜啊, 怎么去台谏后反而哑巴了?只要不喷到自己身上,大伙还是很乐意看王雱开口的!

没想到王雱头一次上阵, 竟是这样的大争议!

王雱没和同僚们一样开门见山地骂人, 而是开始列案例,他是和王安石一起搞过普法工作的, 对各种案件不要太熟悉。他今天列的是百姓之家常遇到的纠纷:过继后的财务问题和伦理问题。

每举一个案例, 王雱就问韩琦和欧阳修的意见,问问他们要如何断案才正确。

韩琦和欧阳修也不能睁着眼说瞎话,王雱能举出这些案例,可见最后判决肯定是依律判定的。

面对王雱直接点名的询问, 韩琦选择避而不答, 欧阳修却没韩琦那么稳得住,接连回了王雱几次问题,背后已渗出虚汗。

王雱也没专门为难欧阳修,举第五例的时候他把话锋转向赵曙, 询问赵曙这样的案子该怎么判。

这时韩琦不能再维持沉默了, 他开口阻止:“这些案子都已判定, 你何必再拿出来在朝会讨论?”

王雱道:“按照大宋律例,有争议的案件可以在朝会上众议解决。韩相公是觉得这些案子没有争议, 对吧?”

韩琦再次闭了嘴。

赵曙见韩琦和欧阳修都进退维艰,心生退意,想要宣布改日再议,王雱却没给他退场的机会。王雱紧接而上:“古语有云,‘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纣为帝王,足以乱天下!”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