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天道无常,生命无常,让我们一起为云南灾区的同胞祈福,愿苦难真的能够兴邦
1901年国庆过后,宋骁飞着手推动中国的宪政改革。但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宋骁飞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这件事就是政府制定的“减租减息”政策在农村施行起来颇为曲折。
按照宋骁飞第二个总统任期开始时就制定的,规定“佃农田租一般为收成的百分之二十五”,并且“正产物全收获百分之五十为最高租额”。
宋骁飞认为,农民由很辛苦勤劳得来的粮食,被地主夺去大半,这是很不公平的,他不想以激烈手段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所以交租25%,这是一个温和的改良方案,减轻农民的负担,而且民族工商业会因为农民购买力增加而繁盛。
但没想到,这么好的政策,还未实施两年,内阁总理盛宣怀就来找宋骁飞,说:“减租减息政策执行不下去,农村经济之破产失业者繁多,农民和地主两方之生计,皆不得安定,矛盾日趋尖锐化,影响于整个社会之秩序”。
宋骁飞问:“这是怎么回事?
盛宣怀回答说:“土地是中国数千年来乡村社会的主要财富。自前年试办二五减租办法以来,地主和农民两方纠纷迭起。很多中小地主生平千辛万苦,粗衣恶食,齿积蝇头。购得薄田数亩,或数十亩,藉为一家数口或数十口养生之资者。莫不俯首帖耳,他们指责减租之举是‘苦乐不均,倒置主佃名义,抵制减租’,把出租给佃户的土地以各种借口撤回来。谁家佃户要求减租,地主就以撤佃相要挟,使农民不敢提减租的事情。农民说‘不敢减。减了租就不要咱种地了’。另外,中国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农民和地主共同生活在一个村庄里。乡里乡亲的,不好意思让地主减租。有些地方的农民觉得‘咱没牛借牛,没钱借钱,要减租就把掌柜亏了’。很多农民反而动员其他佃户给地主多交租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