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卷 见龙在田 第二章 被略去的时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曾经有不少义勇军的老兵和军官们都曾经对为什么李满江一面持续的向他们宣传反清思想,一面却在他们看来力量已经能够支持其一场极有成功可能性的起义的情况下按兵不动表示过疑惑。

毕竟,在过往的几年中,特别是李满江到达义勇谷的第三年开始,义勇军的力量积聚已经完成。在当时,一个粗具规模的制造工厂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配合上李满江超前的知识眼光的指点,已经形成了有效地产能。

仅围绕着武器及其配套物资的生产,义勇谷就形成了一个规模不算庞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产业链。从低端的金属加工,到中间环节的枪机铸造,高端技术的枪管制造,锻镗,包括配套的硝土提纯,精炼,以及精确比例的火药药粉混合,湿化,颗粒研磨等,都有了虽然谈不上先进,但至少完备且标准的工艺流程。

到从第二年夏季以后,整个兵工厂的产能已经完全达到了这个时代东亚地区的最高水准:在合格原料充足的前提下,开足马力生产火绳枪能够达到每天15-20支的惊人速度。虽然这点产能即便和被整个欧洲视为穷乡僻壤,全部是蛮子乡巴佬强盗的沙皇俄国的兵工厂比起来,也仅仅不过莫斯科一个大型兵工厂年产能的1/3(根据我艰难的找到的一点资料显示,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或者早晚一些,沙皇从西欧聘请来了几十名二三流的工程师建立起来的一个拥有四百名工人的兵工厂,一年可以生产约一万五千支火绳枪),不过在已经中断了明中后期西学东渐势头的东亚,估计也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如此规模的兵工厂了。当然,随后由于积累了足够的熟练工人和制造经验,工厂改为生产更加先进的燧发火枪,虽然质量和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极大的降低了工厂的产能,几百个工人一天下来,按照标准化生产的程序,也不过能够生产4,5把燧发火枪。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