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42

热门小说推荐

那位。

女郎主仆被看得很不自在,吃完了玉尖面,又喝了两口汤,便结账,问明了道路,再次谢过沈韶光,便出门走进风雪中去。

阿昌和阿圆不在,客人拉住临时客串伙计的于三,“那漂亮女郎是谁家的”

于三一脸不可置信,“客人来了多少回了不认得我家主人”

客人翻个白眼儿,合算着,在你眼里,就你家主人是漂亮女郎

于三反应过来,哦,刚才那两个。问题是于三一直在厨下忙,知道来了两位女客,并没看到样子。

“那却不知道。”于三没什么表情地摇摇头,走回厨房去。

沈韶光拎了壶来给这客人的锅子里加汤,又利利索索地点着炭,然后笑道,“客人慢用。”

客人看这沈记的女店主,说漂亮,确实也漂亮,但跟刚才那女郎的娇婉之美不一样,这位沈小娘子一身窄袖紧身胡服,眉眼飞扬,神气得很,但——也未免太神气了些。

话又说回来,那些小摊儿一摆十几年,有几个开了酒肆这位若是个郎君,兴许能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商贾也不一定。

这样的小娘子——我一个娶了妻的,问来做什么

阿圆和阿昌回来,跺跺脚上的雪,进了厨房。

沈韶光让他们先去换鞋,阿圆笑道:“谁个跟那两个小娘子似的水里捞的她们那鞋只顾好看,这雪地里还得穿革靴。”

沈韶光看看阿圆跟阿昌的黑猪皮靴子,再看看自己“只顾好看”的绒面鞋,好吧,你说得对。

阿圆与沈韶光汇报:“哎呦,那林府真大!也好看!有一道走廊,那棂子上雕的各种花卉,有桃花,有牡丹,有梅花,有兰草,还有好些我不认得的,都不重样。”

沈韶光眯着眼想一想,是有这么一道走廊,上面刻了百卉图,说是百卉,其实也不只是花,还有松、柳等树,算在一起比百种还要多。

“自己”小时候学数数儿,不只一遍地数过那些花草树木,但每次数出来的数儿都不一样,父亲只在一旁笑,让再次数来,母亲也是看好戏的样子,倒是阿兄很有阿兄的样子,要手把手带着数。偏“自己”还犯犟,非要自己数……

“那太夫人很是慈和,只说这样大雪天我们还给送去,让人多给了好些赏钱。”

沈韶光从回忆中醒过神儿来,微笑道:“正好留着过几日冬至节出去逛的时候买好吃的。”

阿圆笑道:“外面的东西也就吃个热闹,可比不了我们自己的。”

阿昌连忙插嘴,“还真是!还真是!”

刚才那点惆怅烟消云散,沈韶光笑着自得地凑一句:“把你们嘴巴都养刁了,这可如何是好”

于三赶紧端了菜出去,厨房里简直没法待。

剩下三人皆笑。

阿圆接着八卦:“那林郎君别看在外面冷冷淡淡的,对那太夫人倒很好。一笑——”阿圆歪着头,想怎么形容,到底词汇量不够大,会用的修辞手法也有点少,想了半晌,竟没想出来。

沈韶光想象林少尹眉眼柔和下来、对人微笑的样子,在心里替阿圆补上,那一笑——便似和风拂过、春山新碧。

第36章 冬至节客人

大雪下了三天, 整个皇都一片白色。第四日, 太阳终于从东方升起,像大盆白面里唯一的鸡蛋黄儿。

沈韶光看看打比喻的阿圆,又看看太阳,“确实像。”

“还是不熟的。”阿圆捂着冻得凉凉的脸,吸吸鼻子,补充道。熟的万不能这么冷!

清早的小北风中, 沈韶光带着于三、阿昌、阿圆正在门口扫雪。下雪不冷化雪冷,幸好刚才吃了热乎乎的羊肉汤饼,不然要被冻死了。

沈韶光也吸下鼻子, 一说话便喷出一团白雾,“对,肯定是生的。”

阿昌在旁边呲着牙乐。

于三只管拿着扫帚沙沙沙。

沈韶光再叹一句:“还真是不辜负冬至这样的日子啊。”

转眼已经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白日最短的冬至节。本朝, 冬至是大节气,仅次于新年元正,朝廷官员要放七天大假,便是官奴婢也放三天假。

冬至当日,宫中要举行大朝会和百官大宴,有的年头皇帝还要去南郊圜丘祭天, 晚间宫中还有家宴,对皇帝来说,端的是繁忙劳累的一天。

后妃们就省事多了, 得宠的, 只管琢磨晚间家宴时的衣裳首饰, 不得宠的则吃了“御赐”的羊肉汤饼后,就与宫婢一块画九九消寒图打发工夫。

宫女们倒更开心一些,穿前两几赐下的节日新衣,喝比平时放肉多的汤饼——只是有些凉了,要在小炉子上热过才入得口,不然飘着一层白腻腻的羊油。

这几个月,朝食都是于三做,今天晨间却是沈韶光动的手,做的便是这宫中羊肉汤饼。

做起来简单得很,头一晚便把羊肉切小块,炖得烂烂的;早晨起来,温水和面,揪面片,另起清水锅煮熟,盛在碗里;把滚滚的羊肉连汤带肉浇于其上,便成了。这样寒冷的天气里趁热吃,不失为一碗好面。

这样的羊肉汤饼,与前两天于三做的羊肉末炝锅索饼比,香得似乎悠长一点,但缺些“炸劲儿”,若说有什么特别的,那就是小娘子的手实在巧,揪出来的馎饦片儿有韭菜叶似的,有带极细密小褶花瓣形状的,有金鱼样的,有蝴蝶形状的,四碗汤饼,每碗都不一样。

阿圆看看沈韶光,知道小娘子纵着自己,便先挑了那花儿的,沈韶光挑了金鱼的,于三拿了韭菜叶儿的,阿昌笑嘻嘻地端了那碗蝴蝶的。

怕他们吃不饱,沈韶光还用原来的饼铛子摊了几张鸡蛋煎饼,只是没有捻头裹。

这会子出来一冻,又一活动,那点吃食消化殆尽。

沈韶光笑着跟阿圆、于三等道:“午间咱们煮大偃月馄饨吃。”

沈韶光说的大偃月馄饨便是饺子。这个时候饺子还没得名,算是馄饨的一个分支,而且大多数也是连汤带水地吃。

前世的时候,所有的节日都是吃食节,而对北方人,吃食节中又有一半是饺子节,冬天的节日尤其如此。过年连着吃好几天的饺子,虽然各种馅儿的岔开吃,还是吃得倒尽胃口。

那时候就想,等我自己有了小家,这几天一定吃米饭、火锅、披萨、烤肉,哪怕泡面,也不吃饺子了。

谁想,来到这异时空,自己真当了大家长,也是饺子派。

阿圆却不似前世的沈韶光叛逆,欢欣鼓舞地道“好”,又说上次小娘子包的虾仁豕肉大馄饨真香。

沈韶光拍板:“那今日便还是虾仁豕肉馅儿的。”

阿圆手底下扫雪的速度都加快了几分。

像今天这种大日子,各家都吃团圆饭,喝团圆酒,没几个来酒肆的,故而给客人的食材,只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