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62

热门小说推荐

便下了车,让侍从们先回去,自己缓步走进来。

一进门便听到沈小娘子的笑语声,“这妆容也似做文章,需有详略轻重。脸上若眉眼长得好,便突出眉眼,若嘴巴长得俏,便着重点画朱唇,若满脸的浓墨重彩,哪里都想突出,便成了画画儿的调色盘子了”

文章之道,详略轻重林晏转过小屏风,便看见角落中的沈小娘子和庞二娘。

对上庞二娘突然亮起来的眼睛,林晏垂下眼,对她微微颔首,朝对角儿的位子走去。

沈韶光扭头,二娘功夫不负有心人,花了有二十几两银子,总算等来了这位。

庞二娘轻轻碰一下鬓角的桃花钗,抻一抻衣襟,挑眉看沈韶光,用目光问她衣饰妆面是不是妥当

沈韶光肯定地点点头,今天的庞二娘确实很漂亮,俏丽的桃花妆,撒花衫子,带着股子少女的娇憨,比去年头一次见时那金碧辉煌的样子,好看太多。二娘于化妆打扮上,还是很有灵气的。

“林郎”庞二娘走上前去一福。

沈韶光避去厨房,又拉住要端茶饮出去的阿圆,以免尴尬。

“林郎这么晚来吃饭,衙门间的事果真繁忙。”含笑的少女音。

“在其位谋其政而已。”淡淡的男声。

“林郎是在忙后日上巳节的事吗那林郎去不去曲江听闻今年上巳节新科进士要曲江探花,果真吗”

“是。”却不知道这个“是”是回答三连问里的哪一个。

“听说,当年林郎也是探花郎,是真的吗”声音中的希冀、娇怯让沈韶光听了都心里一动,少女心事总是诗啊

不过,如此严肃的林少尹居然还有这样风流的经历但转念一想,也是,以这位的相貌风姿,被挑为探花郎,也不奇怪。这个时候的探花郎还不是进士第三名的专称,而是捡着新科进士里最年少俊美的那个担任的一个临时风雅职务,专司探访名园,采摘鲜花。

“夜深了,女郎尽早回去吧。”越发冷淡的声音。

“儿,儿是想问问”

“女郎回去吧。”庞二娘后面的话被严肃地截住了。

庞二娘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大眼睛泛起雾气来,咬咬唇,跺脚转身走了。

听了门响,沈韶光才让阿圆把茶饮端出去。

庞二娘刚说话时,于三便觉得这林少尹不地道,沾花惹草的,后来听他一口回绝,又觉得他铁石心肠,不知道怜香惜玉。于三皱眉瞥沈韶光一眼,你这是什么眼光光知道看脸

沈韶光拿了菜单子出来,笑问林晏:“林郎君今日吃点什么”

听着沈韶光这冠冕堂皇的“林郎君”,对比刚才庞家女郎的“林郎”,林晏抿抿嘴,“小娘子随意安排就是。”

“好嘞,郎君稍候”沈韶光收了菜单子,笑道。

听了这声把姓都去掉的“郎君”,就如叫随意一个食客一般,林晏的嘴抿得越发深了。

沈韶光回到厨房,让于三给林晏用嫩韭黄炒鸡蛋,羊角葱炒腊肉,再凉拌个春葵、蒸个豆腐,又亲自把芫荽剁碎,掺在肉末中做了个清淡的水汆丸子。两个人一起做,快得很,一会工夫便成了,再加上椒盐蒸饼,让阿圆用托盘送出去。

过了一会儿,估摸着吃得差不多了,沈韶光出来招呼,“林郎君可还要添些什么”

林晏顿了一下,垂着眼道:“很好,菜蔬很嫩,圆子也很香,多谢。”

“……”哦,玛丽婶婶的苹果派啊看我听到了什么这位林少尹竟然夸好吃这位先生是受了什么刺激

“林郎君不要客气。”沈韶光假笑。

林晏看她一眼,低头拿起茶饮杯子。

第51章 曲江探花郎

上巳节是个好日子, 不管是对游春的来说,还是对摆小摊儿的来说。

沈韶光早早地雇下了两辆骡车, 与于三、阿圆等准备各种食材的成品半成品,只等时候一到, 去曲江边再大赚一笔。

阿圆和于三都没经历过这阵仗, 更遑论阿昌。单知道以前小娘子摆过摊子卖煎饼, 不知道现在也可以随时“店变摊”的。

沈韶光得意地跟他们显摆去年端午节摆摊儿的成绩, “那么几大桶冰镇酸梅饮子, 都让禁军的人包了,别的人再想买也没有了。过完节,那买酸梅饮子的校尉又找过来, 我便干脆把方子也卖给了他。”

三人被这一波新的骚操作又震了一下,所以,方子也能卖

“卖了多少钱”阿昌问。

沈韶光卖关子, “你们猜。”

“五两。”阿昌想了想。

阿圆常帮沈韶光算账,觉得五两不足以让小娘子这般得意,“十两。”

于三只忙手底下的活儿,不说话。

“二十两。”沈韶光笑眯眯地道。

阿昌睁大眼睛,一个酸梅汤的方子,能买好几个自己。

阿圆却没心没肺地拍手,又由此拓展开来:“那我们做肉的、做玉尖面的各种方子要是都卖了”

阿昌先笑道:“那怎么行人家把我们的方子都买走, 开了酒肆, 岂不争买卖”沈韶光对后来的于三及阿昌也科普过与那边云来酒肆的事, 免得不知情吃了亏。

于三到底听不下去了, “呵”一声,“关键是这种二十两买个饮子方儿的傻子难找。”

沈韶光:“……”行吧,道理都让你们说了。

阿圆总结陈词:“还是小娘子厉害”

沈韶光笑眯眯的,还是小姑娘贴心啊。

转眼便是上巳节正日子。站在去年摆摊子的位置,看着阿昌生火炉子,于三揉糯米团,阿圆打水擦洗桌案,沈韶光不是不感慨的。去年只自己一个人,守着个桌案子,什么都自己忙活,赚个几千钱开心得不得了,再看看现在以后会更好的吧会的吧

因是户外,能带的东西到底有限,主要还是做各种花糕,豌豆黄、艾窝窝、青团子、红豆饼、雪花糕之类,都带了馅儿料皮料模子过来现做,免得吹皴了皮子或者弄散了架。

各种糕点卖时,讲究的可以搭配了放在纸盒子里,不那么讲究的就用纸袋装了,或者签子一插,举着吃。

茶饮又更简单,时节原因,并没有冷饮,只茉莉花茶、山楂枸杞饮子,不管是茉莉还是山楂枸杞,都是药铺子弄来的货色,细闻能闻出党参黄芪味儿来。另又加了一道甜汤酒酿圆子,给饥饿的人准备的。

四人小团队把摊子铺展开,几大盒子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花糕摆在摊子最显眼的地方,保证路上游人一眼就能看到。

有人竟然还记得沈韶光,“小娘子做的好糯米粽”及至看到曾在这儿吃过的艾窝窝,更是欣喜,“以后再不曾吃过这样的好豆馅儿”

旁边的人好奇,问这豆馅儿有什么特别的

那原先的顾客竟是个爱穷根究底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