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952

热门小说推荐

“或者是谁用了心的名号。”这倒是很有可能,没出道之前的作者笔名都是随便用的,但说完了这句话之后这朋友又笑着补了一句:“若不是的话,这就有的瞧了!看来真是挖出了一个了不得新人!”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之后还有银奖和铜奖也很值得关注,银奖的作品其实更像是一个‎‍‎同‌‎人‌‎‌‍­故事,而且正是连翘那部《鸳鸯蝴蝶剑》的‎‍‎同‌‎人‌‎‌‍­。因为之前也没有说不能写‎‍‎同‌‎人‌‎‌‍­故事,所以也一直没有打落下去。

然而审稿人肯定是对这种‎‍‎同‌‎人‌‎‌‍­作品更严格的(这种作品和地下小说作者紧紧绑定在一起,主流小说界总是忍不住用更严格的眼光去打量),但即使是这样,这篇小说依旧来到了众人的桌前,足以说明了其优秀!

说是‎‍‎同‌‎人‌‎‌‍­作品,其实和连翘的《鸳鸯蝴蝶剑》关系不大了,更多是借那样一个故事背景讲自己的故事。这篇故事的作者一定爱极了武侠,所以他的作品里才会有一种游侠之气。

说实话,如果这篇小说不是‎‍‎同‌‎人‌‎‌‍­小说,最终得到的票数肯定会更高一些,金奖到底是谁还未可知呢!只不过在场的人也无法完全不在意它‎‍‎同‌‎人‌‎‌‍­小说的身份——话又说回来了,‎‍‎同‌‎人‌‎‌‍­小说不用自己去安排一个足够优秀的世界观,这本身就占了便宜了,另外一方面还债,似乎也能够理解。

银奖得主的名号大家也没有听说过,不过这也正常,他们怀疑这作品的作者原先是个地下小说作者,这样的作者没有出道很正常,这个时候用个无人知晓的笔名,更正常。

唯一听过名号的反而是铜奖的‘白波小生’,此人虽没有出道,但早在两三个月前就引起了业内极大的注意。实际上他如果想要写连载出道,几乎是分分钟的事情,各大报馆都会为他敞开大门的。

这人写的是志异故事,已经受到认可的写作水平不用怀疑,本身志异故事就极适合短篇小说的形式,两相结合,在这位天才的手下绽放出足够闪耀的光辉。

“好...很好呢!”连翘赞不绝口,还有其余七篇入选的优秀奖的作品,单拿出一篇来都说得上优秀...这些就是小说业的未来了!

小说评选的结果出来了之后,特刊自然很快面向读者。而在那之前,十名获奖者被告知可以来三吴报馆领奖了。如果因为各种缘故不能来的,也可以让其他人代领。

因为是第一次,所以连翘也有去这次的领奖仪式——她亲自给这些明日之星们发奖,说实话,这些人大多真的很年轻!

年纪最大的一个已经三十岁了,但那只是特例,有一半的人只有十几岁,也就是说比连翘还要小(身体年龄)!连翘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行内‘老人’。

而眼前这些意气风发、优秀非常的年轻人就像是当初的自己一样,看着自己热爱的行业,内心踌躇满志,充满了野心!他们相信自己能有所作为,而她也同样这样相信着。

拿了金奖的‘华阳君’才十七岁,是一个长相俊秀的年轻人,相当不好意思地对连翘道:“乔琏先生...怎么了吗?”

连翘才发现自己出神了好一会儿,察觉到这一点连翘好笑地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想起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你们才刚刚开始呢,以后还要好好做啊...”

话说到一半连翘自己就不说了,这样老气横秋的说教又有什么好说的。她最终还是决定什么都不说了,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路要走,这条路是连翘曾经走过的。而连翘自己呢,她已经走完了这条路,要走上新的征程了。

第658章

“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乔琏是­‍‍古‎‍代​­‍小说史上不可不提的代表人物,她身处­‍‍古‎‍代​­‍小说的黄金时代,同时代者都是­‍‍古‎‍代​­‍小说作者中最为出类拔萃的。而身处这些人物当中,她依旧是最不可忽视的那一个...”

“从《海上归来记》一书成名,再到四十一岁那年以《马放南山》封笔,她的一生总共有三十七部作品,每一部都是一时之选。这三十七部作品中有气魄雄浑的史诗,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有侠骨丹心的武侠,有严丝合缝的推理,有鬼魅惑人的志异故事...堪称包罗万象!”

“她生活在小说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是被认为至今无法突破的最高峰。这位笔名为‘乔琏’的传奇女性,她在她那个时代小说之外是什么样子的?她的生活、她的友情,还有她那和她的小说一起被津津乐道的爱情又是如何?”

“一手构建了后世小说作者的藩篱,成为无数作者的‘引导者’‘启明星’,这个女人的一生到底有何魔力?从今天起的一个月《话说大师》栏目将会为大家倾情解答!”

短暂的过门之后,手机上的视屏播放网站转到演播厅。演播厅很简单,就是一张讲台,后面是一些美术背景,而讲台前面就是观众了,大多数都是请来的‘临时演员’,充场面的。

《话说大师》是一档典型的讲坛类栏目,早期出来的时候因为市面上少见这个还火了一阵。到现在已经是一档十几年的老节目了,娱乐方式日新月异的当下,传播知识的讲坛类节目早就是昨日黄花,但《话说大师》还是凭借着老牌子生存了下来,只是早不见曾经的火热了而已。

《话说大师》每天晚间九点在电视台播放,一般都会请来有名的教授、学者评述一位大师的生平、作品、成就。短一些的五六期就能说完,长一些的十几期也足够了,连续播放一个月,这是大专题才会有的待遇。

事实上,‘乔琏’专题是从去年就开始策划的,请来了京师大学的明星教授,各方面的准备都非常用心——在讲坛类节目走下坡路的如今,想着凭借着超高的质量打响招牌,拯救不温不火的《话说大师》栏目。

而且选择‘乔琏’也是有理由的,这个原名‘连翘’著名­‍‍古‎‍代​­‍小说作者实在是太有影响力,也太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了。

她的小说随着时代变迁一直走红,后来无数的文学工作者都承认,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就是从她的小说开始——谁能一开始就爱上那些足够高雅、深刻,却相当冗长、痛苦、难懂的作品呢?但‘乔琏’的作品没有这个问题,大家都爱她。

即使是在‎‌­​‍现‎‌​​­代‍‎­‎‌,大家对于­‍‍古‎‍代​­‍小说已经相当生疏了,也乐意看看她的小说。

实在不喜欢也不要紧,她的小说向来是导演编剧们的最爱,改编了不知道多少个版本,再加上作品很多...在影视艺术创作还有些束手束脚的年代,改编古人作品总是不会错的,最巅峰时期几乎有一半以上的电视剧播的都是她的改编剧!

剩下一小半里头还经常能看到她丈夫‘西湖客’的身影,233333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