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二十三章

热门小说推荐

第二十三章

第二天一早,熊烨精神抖擞的起床将采的草收拾好,拿出去晒。

虫草越新鲜功效就越好。熊烨背着辛汀将虫草去了表面的黄褐色的壳,切得细细的煮在粥里边,又加了些小银鱼掩去味道,骗他每天早上吃。这东西又不能多吃,每天只用半截就好,要连续吃上两个月。

好在熊烨这次出去动力十足,所以收获快抵得上往年的两倍了。

留了一小半在家里,趁着拉番薯土豆去杂货店时拿去卖给医馆老板。

番薯土豆销路很不错。大米平均要八文钱一斤,白面要九文。熊烨按照辛汀的标价,番薯土豆都四文一斤卖给给谢家杂货店,随他们自己卖。今年多出来的番薯土豆一共有差不多三千斤,也卖了十一二两银子。

番薯土豆的产量比一般的粮食很多。古时水稻的亩产约是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的样子。而土豆亩产有两三千斤,番薯亩产量更多,可达四五千斤。现在只有辛汀他们在种,别人都不知道怎么种。

本来辛汀是想让熊烨去找县官推荐推荐自己这些独一无二的农作物的,可没凭没据人家评什么相信你?何况qiang打出头鸟,还是算了,慢慢来吧。

四川虽称天府之国,但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像成都平原那样有肥沃的冲积平原和都江堰常年的滋润灌溉。四川多丘陵,耕地不缺,也不是很多。风调雨顺的时候收成自然也能养活人,但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了。要是遇上旱涝灾害什么的,只能等官府的救济。当然,官府的救济往往很多时候都不是那么及时的。

农人们每年都会认真的祭天祭土地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事是尽到了,结果却还是该怎样就怎样。

不管收成如何,每年该交的粮食照交,剩下的是多是少不关公家的事。累死累活忙碌一年,加上杂粮也只能勉勉强强养活一家人,种田赚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清明那天,阴暗的天色到了下午居然出了太阳。

割了些刀头倒了二两白酒,辛汀晚上在堂屋里烧了些纸钱。熊烨陪辛汀在地上磕了几个头,把他拉起来自己继续跪着替辛汀烧冥币。

“二哥,你怎么不祭祖?”辛汀扶着腰站在一边。

“我先人都在世,不用祭祖。”熊烨烧完了纸钱,站起来拍拍膝盖上的灰尘。

“嗯?——他们去哪了?”都还在?那不成了老妖怪?

“谁知道他们去哪了?多少年都没见过面了!”熊烨将白酒洒了,把刀头端回厨房,出来一手揽了辛汀的腰,一手端油灯,央着他慢慢地往房间里走。

“穿这件行不?”熊烨在衣柜里拿了套白色的里衣问辛汀。成亲后,辛汀就将自己的衣服搬到熊烨的衣柜里一起放着。

“成,你帮我舀水。”接过衣服,辛汀赖在床边不动,眼巴巴的望着熊烨。

“要不要我帮你搓背?”熊烨似笑非笑的和他打趣。

“还是我自己舀算了。”辛汀闷头闷脑起身就往外走。

熊烨自觉地去厨房舀了水倒进桶里帮他兑好,再一桶桶提到浴室去倒进浴桶中。

“说笑的,嘴巴翘那么高!”

当然知道是说笑的!辛汀笑嘻嘻的服,哪知熊烨将关好的门突然打开又突然关上,吓了辛汀一跳。这么大了,怎么像小孩子一样?无聊。

赶快脱了衣服爬进大大的木桶中泡着,拿棉巾慢慢擦洗身子。初夏气温刚好,不冷不热,水温温的荡在皮肤上,很舒服。

听到辛汀洗过了,熊烨自觉的去把洗澡水倒了,将东西收拾好才去睡。辛汀坐在床边擦头发,半长的头发‍­被​­​干​帕子揉的一团糟。

熊烨接过帕子细细的帮他擦干,在他脑袋上重重的亲了下才放开他去挂帕子。

“二哥!”辛汀恼羞成怒,瞪着熊烨的眼神毫无杀伤力。

“嘿嘿,睡觉,睡觉。”熊烨抱着他,将被子两下抖开把两个人都盖住。软软的枕头辛汀没机会睡,只有枕在熊烨硬硬的手臂上,被死死的抱住,还好脑袋在外边,不然都出不了气了。

真是比小孩子还烦人!

谢家种了些麦子,收完后给熊烨家提来了一袋子白面粉,估计二十斤的样子。看到雪白的面粉,辛汀就想起桐梓叶包的麦粑还有金黄的油煎面饼。

胃里的让辛汀充满动力,马上打了两碗面粉开始加水揉面。叫熊烨去东湾摘了些桐梓也回来蒸麦粑,辛汀开始点火放油煎麦饼。新鲜的面粉足量的油炸出香气四溢的麦饼,努努洗了手,将刚出锅的麦饼抓进手中烫的他在手中丢来丢去。

“喂我一口。”辛汀也等不及了,看努努吃得香,忙叫努努拿过来先喂自己一点解解馋。

“你们俩可以再丢脸一点?”熊烨回来看见两个围着个饼你咬一口我咬一口的人,就忍不住翻白眼。

“快把叶子洗干净啦!我蒸好吃的麦粑给你们吃。”辛汀才懒得理他,还是和努努吃得不亦乐乎。

摊了两个油饼后,辛汀又摊了几个少油的薄饼。

剩下的面糊都团成不大不小的面团,用桐梓叶包了蒸在锅里。

麦子刚出来时,没有农人不吃麦粑的。桐梓叶包的麦粑会渗进叶子独特的清香,和着麦粑香甜的味道,闻着就让人吞口水。

也不见得是多么多么美味,一年就吃那么几次。就是这亲切熟悉的味道每年准时唤醒人们对劳作和汗水的充实回忆。

虽然加了碱面,但发面的时间不够长,麦粑有些死板。努努咬了两口就丢下不吃了,辛汀还在那对着手中粑粑努力奋斗。许久不吃,想念这味道很久了。

啃完一个粑粑,辛汀中午就只喝了些番茄蛋汤,半下午就开始捧着肚子对着熊烨叫饿。熊烨扎扫帚,听辛汀叫唤,只好去厨房洗了手就着剩汤煮了两个鸡蛋让他先垫着,晚上再吃。

农村的扫帚是将高粱穗子用嫩竹篾扎的。将高粱穗上的种皮刮了只剩下细细的穗条,再小把小把的绑好,最后并捆成大的,就成一把扫帚了。

还有一种是将楠竹的老枝条剃下,放到阴凉处阴干等竹叶子全部掉光了再按规律绑成的。前一种主要用来扫屋子里,后一种主要是扫院子里。

扎扫帚准备工作有些繁琐,一个人一天能扎两三把就是快的了。熊烨连着弄了两天,扎了四把高粱穗的,两把竹枝的。一样留了一把在外边,其余的都放到储物间的角落放了。地上满是高粱穗剩下的须还有划竹篾时留下的细碎竹屑。用扫帚清扫干净,簸箕铲了倒到门口竹林中堆肥。

田里的水稻和地里的玉米什么的都该追肥了。熊烨挑了加粪堆好的草木灰撒进田中,地里就挑了腐熟的粪去浇透。草木灰肥田,可是用了田里的水草也会跟着长,所以过阵子还要去田里锄草,地里早在浇粪之前辛汀就抬了木凳子坐在地里将杂草清除了,所以杂草不多,不需要除。

谢家扯去种的玉米和辣椒长得也不错,他们第一次种,都小心翼翼的照看着生怕出问题。谢大嫂也时常会过来瞧瞧,问问有什么注意事项。她猛然一看辛汀鼓鼓的肚子,心里就发毛,每次都劝辛汀多吃东西补补。

其实辛汀的肚子不算大,是他太瘦了才会显得肚子特别大。

如果您喜欢本作品,请记得点下方的“投它一票”,以及多发表评论,这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励!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