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在深空之中的霞光号,缓缓靠近了那座银白色的“港口”。
紧接着,一对长条状的“起落架”从霞光号的机头下方缓缓伸展,指向了空间站下方末端处的那个带有接口的舱段,然后缓缓靠近了过去。
坐在客舱内,看着舷窗外渐渐接近的空间站,约翰逊的心脏几乎是提到了嗓子眼,紧张的手心渗出了汗水。
空间航天器的对接一直是航天技术中的难点。
这不但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工业相机精度、航天器材料强度、发动机以及其控制技术等等“硬件实力”,更考验着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等等一系列软件实力。
尤其是对航天器轨道高度以及时速精度的要求,更是苛刻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往往发动机点火的窗口期会被压缩到一秒钟之内,早一秒晚一秒都会导致对接失败。
当初,美国双子座载人航天计划刚刚出来的时候,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让双子座6号和7号实现了交会。然而保持了30厘米的距离飞行了20分钟,两个航天器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对接。一直到了次年的双子座8号,与无人靶航天器实现成功对接,美国才算是真正意义上掌握了这项技术。
而载人航天器的对接,则是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美苏在航天领域“握手言和”,才在两个超级大国的齐心合力之下最终实现。
当年阿波罗计划之所以没有选择分次发射登月组件,在高轨道“汇合”之后在前往月球,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对接难度实在太大。相比之下大推力火箭,在风险和成本两方面考虑来看,更加能令人接受一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