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也是一样的,不是说做官只能通过科举考进士才能做官,宋朝还有纳粟、门荫等等途径,可科举出身的文官,做大官的几率就更高。再加上宋朝皇帝有意无意的引导,很快就形成这个氛围了。也不是说没参加科举的就不能当大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率是越来越小了。
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人是很容易被概率误导的。科举出来的,也有庸官;985、211毕业的,也有能力差的。但是,这终归是个小概率的事情。
所以,不仅是文官鄙视武官,就连文官的圈子里,也有鄙视链的。
说实话,宋朝的武臣的俸禄和品级实际并不低。但有宋一朝,担任县令以上的文官基本上都具有三考出身的进士资格,对于像高俅这般的闲杂人等,要想要挤入文官圈子是不现实的。哪怕高俅是做过苏轼的“小史”,也懂得诗词歌赋,甚至还有一手不错的毛笔字。但不是进士就要低人一等,想做文官,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其实,赵煦给张正书武阶官,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因为武臣体系相对望低权小但用人的资格方面比较低,升迁的伸缩性也大。
对于高俅、张正书这种“不学无术”的人来说,显然是步入仕途的捷径。不过宋朝的武官任用也有制度,没有边功,就不得为三衙的长官。历史上,宋徽宗赵佶为提拔高俅可谓煞费苦心,先让高俅下放到基层,托给守卫边境的大将刘仲武,以此来“镀金”,为高俅以后升迁打下基础。再加上高俅乖巧善佞,对领导尤其是皇帝赵佶百般讨好,迎合赵佶的志大才疏,好名贪功的心理,最后居然官至太尉,这里面的奋斗史,几乎可以写成一本小说了。传奇之处,比后世一些重生小说都要精彩。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