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得功所摆出的阵形几乎如出一辙。
前面是刀牌手,后面是三排火枪手,再是三排长矛手。
只不过火枪手采取的是大间隔队形,密度只有刀牌手和长矛手的一半不到。
这样遇到有危险时,长矛手也能及时上前,替代火枪手形成密集的长矛方阵。
高第的降军总共三千,火枪手大概有千余人,黄得功的明军约四千人,三排火枪手加起来也同样只有一千人左右。
再就是明军两翼以及身后还有少量的车营兵。
其实,无论是黄得功所率领的明军,还是高第的降军,都发端于戚家兵,或者说明末清初整个时代的步兵战术都发端于戚家军。
戚家军的战法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
戚家军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鸳鸯阵。
队长,两名刀牌手,两名狼筅手,四名长矛手,两名镋钯手加一个火兵,后来狼筅手换成火枪手,数量也从两个增加到四个。
但是实际上,这一战法极为复杂。
在南方复杂地形对付倭寇往往有奇效。
但是到了北方战场与蒙古、建奴的大兵团作战,鸳鸯阵就反而成了累赘,因此戚继光就对其进行了简化,并引入车营。
引入车营之后的戚家军就成了真正的火器部队。
不光火绳枪占比大大增加,还装备了大量火炮。
此后戚家军的战术就成了足粮足饷、枪炮糊脸。
遇到蒙古骑兵或者建奴时,先以战车结防御阵,蒙古骑兵或者建奴进攻,就以车载大炮以及火绳枪糊脸,等到蒙古骑兵或者建奴不支溃败,最后出动骑兵收割人头,这一套战术在东亚战场上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