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植售卖草药为生?
马光年顿时来了兴趣,“你们上次采回去的药苗,种得怎么样?”
姜宁谦虚,“还行,七八成都种活了。”
工作人员吃惊,自己细心呵护都只活了一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面对疑惑,姜宁也没藏着掖着,“我们盖了一座玻璃棚,室内的气温变化没那么大,天实在太冷就烧点碳火。”
看出来了,末世能开悍马的,家里条件都不差。
哪像他们,明明是中医药研究院,想建座玻璃棚却难如登天。
倒不是说相关部门不支持,而是地震后玻璃实在珍贵,哪怕有也先紧着粮食种植,优先确保幸存者的口粮。
研究院已经有一座玻璃棚,想新建压根无法审批。
一座玻璃棚,根本种不了多少草药,更别说大规模生产。
姜宁的话给了马光年新的启发,研究院建不起,不代表其他人建不起。
末世三年,手里还捏着药的人,无疑掌握着别人的性命。
哪怕再贵都有人愿意买,如果公家无法大规模栽培,为何不鼓励私人栽培?
无论传承或是利民,对社会都是大益处的。
尤其得知姜宁有一百多平米的玻璃棚,马光年的心动了。
一个不想坐班,一个没有玻璃棚,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马光年伸出橄榄枝,“我们可以教你科学种植,中医基础学,针灸,穴位按摩,以及相关医学,但你们种植出来的药材,需要分给我们两成。
如果需要我们提供药苗,则需多分我们一成,你们觉得怎么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