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被魏蛟高声笑着抱起,边爱不释手地玩着她发间的小铃铛,“阿翁当初一看,就觉得这金铃甚是精巧可爱,除了阿悦世间也无人能配了。”
他开口时酒气不小,显然不像莲女说的那样,仅喝了几杯而已。
不过,魏蛟这么粗犷的男子,喜爱的却是这种小巧精致的物件,未免有种反差萌。
文夫人笑意盈盈,温声道:“你阿翁有颗小女儿家的心,莫要和他计较。”
魏蛟瞪眼,“小女儿家怎么了?这样才能和我们阿悦说上话。小乖,你说是不是?”
这实在是三人相处的常态,伺候的宫人早已见怪不怪。
放下阿悦,两人将宫婢遣远了些,当着她的面又开始谈论起各种大小事。
他们并不介意阿悦听得懂与否,若她有时忍不住插上一两句,也不会忽略,反而会认真为她解答。
说过凉城雪灾和魏昭赈灾所用的种种手段,魏昭夸赞了长孙几句,转而又提起魏琏,皱眉微皱,“老三那儿,性情行事却像是有了大变化。”
原来魏琏此行去平乱,平得倒是极快,小小的动乱似乎被轻易镇压了下去。但就魏蛟得知,这次其实是一个商会牵的头,起因便是当地官员相互勾结,意图侵占几大商会的半数家财。
小利也就罢了,轻易就要人半数甚至全部家财,旁人怎么会允。泥人也有三分火性,起初是商会的人自发到郡守府前拦门,后来因米油等价钱上涨,许多百姓便也加入进去。
那些官员心生畏惧,怕生出大事,便上报这里有前朝余孽,试图谋反。
这便是传言中的动乱。
魏蛟派三子去这里,未尝没有磨炼他的意思。老三在他心中冲动是冲动了些,但不失义气,更会为民着想,他以为过程可能会有波澜,但结果总该是好的。
没想到魏琏一去那儿,二话不说官员和百姓先各杀了一批,手段铁血冷酷至极,的确有了极佳的震慑效果。
文夫人亦有同感,片刻道:“……确实不像阿琏平日的风范。”
魏琏语调沉沉,“不管是受人怂恿或性情大变,老三狠辣至此,他若得登大宝,我只怕阿昭他们几个从此便无宁日。”
尤其是魏昭。
有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叔叔,他作为曾经极受圣宠还是极大可能继位的人选,这位叔叔一旦当了皇帝,会怎么看他?
只考虑这点,魏蛟让三子继位的可能性也要再低一层。
文夫人轻叹一声,她也正是考虑这点,才让夫君对这二人公正以待,不然三子日后可能会对阿昭有极大的意见。
可是魏琏性情短时间突然转变至此,便是她,也无法再为其说什么了。
何况以长孙的才貌性情,如果没有三子这一着,文夫人其实也很属意由他继位。
魏蛟轻道:“不过,两道圣旨暂且还是不动,我再看看他们二人如何收尾。”
说完他不经意扫了眼,正好瞧见小外孙女仰着脑袋听得聚精会神的模样,不由笑,“阿悦听懂了吗?听出甚么了?”
阿悦早已练就瞬间转换懵懂神色的技能,语调轻软,“听见阿兄快回来了。”
面前的两位长辈顿时笑起来,“说了半天,竟只惦记着阿兄了。”
她被点点鼻尖,“宫里有小乖乖在等,阿昭定会早日回的,且放心罢。”
魏蛟笑得开怀,起身就要抱着阿悦转两个圈,没想到坐久了,猛地站起时就感到脑袋嗡得一声,眼前倏然变黑,扶着阿悦的手猛得一顿,很快就无力垂下。
阿悦犹在对着文夫人,感到不对劲时一偏首,伴随着发间叮铃铃的清脆之声,魏蛟高大的身躯砰然倒地。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阿悦相信, 自己和外祖母的眼睛在那一刻肯定睁大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她的眼中映入了魏蛟倒地的身影, 但大脑依然是茫然的。
怎么就……忽然倒下了?明明前一息还在笑着要抱起她,明明他的笑声依旧清朗。
完全没有任何预兆。
耳边响起宫婢的失声惊叫, 空旷的大殿脚步杂乱, 阿悦听见文夫人声音微颤, 仍在镇定地着人请太医并封锁消息, 绝不能叫其他人知晓圣人忽然昏迷的事。
像是眨了个眼,又像是过了几个时辰之久, 阿悦的身体被搂进一个温暖的怀抱, 文夫人不住轻抚她脸颊,“乖阿悦, 吓坏了罢?”
阿悦恍然回神,声音迟滞,“阿嬷,阿翁他……”
文夫人语顿,没有特意安慰,“应该是饮酒的缘故, 具体如何, 等太医看过再说, 阿悦先回去,有事我再遣人去传。”
阿悦失声了会儿, 才道:“我不添乱, 阿嬷允我在这陪着罢。”
文夫人叹, 却也着实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分给她了。
这位外祖母素来雍容优雅,阿悦第一次见她时就为她的从容风姿所摂,这时候一注意,才发现她原本乌黑的发竟然不知何时多了好些银丝,鬓角亦悄悄爬上些许皱纹。
阿悦鼻头一酸,懊恼自己的无力和弱小。
她明明都知道的,知道大舅舅和外祖父会早早过世,知道这两年会发生许多事。可无论她怎么做,努力改变或不动不变,命运好似无动于衷,依旧会按照既定的路线运行。也许其中微不足道的小事能够变化,可死亡这等大事即使能推迟一个月,两个月……最终的结果还是无法避免。
她也会在二十岁那年,早早离去吗?
阿悦恍惚,忽然感到一阵自心底油然生出的寒意,殿内嘈杂,她的耳畔却仿佛听见屋外的簌簌落雪和透骨的寒风,那股冷意从脚底钻入,沁入每根骨髓、每一丝骨缝,叫人浑身打颤。
莲女在一刻钟后才察觉到她的不对劲,一摸她的手,瞬间惊叫出声,“翁主,你手怎的这么冰!”
是啊,怎么这么冷。
阿悦拉住了莲女的手,声音微不可闻,“不要打搅太医了,我喝杯热水就好。”
捧了茶盏,她尽量使自己安静而乖巧地坐在凳上,不去急躁地给人添乱,也希冀于能等到一个好消息。
太医却凝重又肃然道:“陛下这次……臣等也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这次陛下虽说与饮酒有关,但也不能说全然是那几杯酒所致……”
阿悦和文夫人认真听着,太医说他们前期完全没发觉,原来陛下体内藏了一种毒,这毒厚积而薄发,也不知是何时点点滴滴渗入到体内。本来应该再潜伏一段时日再发作,可这次因为酒,毒性就提前一并发了出来,才导致陛下突然昏迷。
太医又道,这毒并不霸道,属润物无声日积月累型,食药皆有毒性,不排除是因为饮食不当而引起的,但也有可能是有心人利用这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