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小聚一下。”
“祝贺儿子顺利考完,爸爸们很欣慰啊。”
“来,走一个,来日飞黄腾达,不要忘记这般拳拳父爱。”
“滚蛋。”我坐在塑料小板凳上,拉开听啤笑着和他们碰杯,啤酒带着外面的冬日气息,呲呲呲地冒着凉,屋里却暖烘烘的。
只穿内裤也不会冷好吗。
“我们买这个豆干了吗?”
“嗯?没有啊,谁买的?”
“管他的,吃吃吃。”
原来是贺劼拿来的小塑料袋也被混进了小桌上那一堆零食里。
“卧槽,你们好歹给我留一个?”要是分到最后我没吃着,岂不是白脱裤子了。
☆、第 19 章
说实话,单身狗也没有什么圣诞节可以过,但我还是把回家的车票买在了26号上午,不出意外的话,我还能赶上家里的一顿午饭。
如果我家里有人的话。
比起那些跨越南北求学的来说,我家算离学校近的,坐高铁都嫌快,就在隔壁市,因为是省会城市的缘故吧,各方面的资源都好一些。
只可惜我贪图享乐,少壮不努力,没考上那儿的大学,只好在幡然醒悟之后,借由读研来完成我当年“留在本市哪儿都不去”的宏图伟愿。
时间很充裕,我拖着行李箱,在学校里慢悠悠地走,心里寻思着虽然每年都没什么特别,但今年却平添一些惊喜。
无论尴尬与否,无论将来有没有新的开始,无论我心中隐隐约约存在的这份期待会不会落空,这个考后意外小插曲以及贺劼那染上笑意的俊逸面容,都让我这一年的结束更加圆满和美好。
还渗着丝丝甜意。
自那回遇到之后,路过网球场我都会下意识地放慢脚步。网球场不像篮球场那么拥挤和喧闹,如果他在,我一眼就能找到。
只可惜毕业后就真的难求一见了吧。
想到这里我忽然有些后悔,为什么那天就没想到在装苹果的盒子里塞上个微信号QQ号什么的呢,以后上哪去找这样现成的机会。
我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在通信录里翻找着联系人姓名。
大概只用了一秒钟,就克制住了自己给“可能是贺劼”这个联系人发表白短信的冲动。
在大巴上摇摇晃晃了俩小时,抵达之后又换乘了久违的拥挤的地铁,几经波折地回到了家里,拖着箱子进门的瞬间肚子就开始闹起了革命。
青天白日,家里却意外地亮着灯,厨房里叮铃咣啷地闹着不小的动静。
我把箱子推进我的房间,把里头的东西一股脑丢出来,再把箱子收进柜子,然后才取下装着不少资料的、死沉死沉的书包,放在了书桌前的板凳上。
大概有些日子不会打开它了。
走进厨房,果然看见我的小音箱被挪用,此时正大声放着喧闹的摇滚乐,我妈甩给我一个潇洒的背影,显然没听见有人回来。
“何女士,我回来了。”
☆、第 20 章
摸着良心说,我妈一个人把我拉扯大挺不容易的,就算是我这么懂事的小孩,以前也有过猫嫌狗不理的时候。
何女士是个有事业心的,但也是个有责任心的,盯工作盯得紧,盯我也盯得紧,两头放不开就只能压榨她自己。
我中学时候就老烦她管我,叛逆地以“我都这么大了”的理由将她的关心拒之门外,一心想让她专心奋斗她的事业,从此获得自由的一片天。
其实和大多数同龄人的家长相比,她管我管得已经随意多了,成绩、排名这些问题在她那儿都不算是问题,安全、健康、幸福才是她重点考察的。
不管我多大,不管我在哪,她都会惦念。
不过等我明白的时候,她已经在我不知道的时候长出了许多白头发。美还是依旧美得不行,可我看着就是很心疼。
读了大学,除了过年过节,也就最多一两个月回一次家,何女士不用盯着我,事业自然就蒸蒸日上。
忽然解锁了女强人属性的何女士,又多了一种混杂着人民币气味的、自信的美。
所以当她犹豫着跟我商量公司外派她出国工作的事情的时候,我是不意外的。想当年她为了进外企苦学英语和日语,如今看番看剧比我顺畅多了。
我完全不畏惧独自起居,更一点也没责怪她,我知道她已经尽她所能给了我最好的照顾,而且还在努力给我更好的生活。
所以我要第一个站在她背后支持她。
也会像她惦念我那样惦念她,不管她多大年纪,不管她在哪。
“预备多久走?”我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菜,和高中下晚自习回家后端上桌的宵夜还是一样的味道。
“三月初正式上岗,二月底先过去适应一下。”
“那这两个月呢,还是继续上着以前的班?”
“不,老板给了两个月假,毕竟以后可能……一年才能回来一次。”
“好,我到时候送你去机场。”我点点头,给何女士夹一筷子菜,“先吃饭吧。”
就这样,我和何女士十分赶巧地同步了一个寒假,难得地开始了一段平静温馨的、朝夕相处的、无聊到抠脚的日子。
果然是闲不住。
☆、第 21 章
整个假期进行到现在,我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有一件就是花样陪妈。
我真的已经很久没陪何女士逛过街、看过电影了,感觉大学几年欠的母子温馨时刻,这一个多月来全给补上了。
2月15日,研考的初试成绩出来了。我没守着零点查询,料我那会儿查也挤不进网,于是舒舒服服地睡到了自然醒,也就是上午十一点。
起来洗漱的时候我妈终于听见了我的动静,兴冲冲地敲开房门,探头探脑神色惊喜又略带一点紧张地问我:
“安安,你这360分是个什么段位?”
“咳,”我一口牙膏差点卡进嗓子眼里,“你就给我查了?”
“不是你说的你不敢查,老早就把你乱七八糟那一堆号都丢给我了吗?我凌晨三点多才刷进去呢……”
就这样,我在没有一点点防备的情况下,获得了一个半惊半喜。
我填报的专业属于理科,历年初试分数线浮动在320上下,近八年内没有例外。像我这种“211跨考985”的能考到这样一个分数,很是对得起我备考那段时间的头悬梁锥刺股。
如果没老瞎惦记人家贺劼,估计还能长个十来分,但我已经相当满足了。
“你确定没眼花?考出这样一个优秀成绩的真是你儿子?”
何女士翻了个白眼,退出了我的房间,留下一个满级嘲讽的背影。
确认成绩无误之后,我心中大石落地。一口气还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