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了挣。当时已经到了半道,林昭然顺势放开她,但整个人更迅速地朝小水池小跑过去。
“她怎么那么急?”林小弟看到林昭然拖着他四姐出来,一时好奇,跟了上前。
其实不仅是林小弟,除了林父和林则然目睹了整个过程不着急之外,其余人见到林昭着拖着林蔚然往西北角走,都唬了一跳,以为发生什么事了,都出来了。
林昭然这回果然在小水池里看到了那条小锦鲤。
她满脸的欣喜,眼睛眨也不眨。
林蔚然往水池瞅了一眼,小锦鲤此刻在水中动也不动,装死一样。
“四姐姐,我挺喜欢这小锦鲤的,你能不能把它给我让我带回去啊?反正你也是从咱们侯府带出来的。”林昭然看向林蔚然,满目都是请求。
“不能。”林蔚然拒绝。
“爹娘,你们劝劝四姐吧,我真的很喜欢它。”林昭然看向林父林母,目露哀求,眩然欲泣。
林母看看她,又看看抱胸而立的亲女,为难地撇开头。
林昭然眼中划过一抹愤恨,果然,亲的就是亲的!以前还说什么最疼她,都是假的,说留给她的屋子没留!她现在不过是讨要一条鱼,又没要他们的烧炭方子,她都不肯帮她说话!
索要锦鲤好熟悉的桥段——啊,林蔚然终于想起来为什么会觉得唐颂这个名字熟悉了。
原来在原著中,唐颂就曾在后期向女主索要过小锦鲤,只不过女主拒绝了。
可是奇怪的是,唐颂在林家也见到了小锦鲤,怎么没向她讨要呢?林蔚然摸了摸下颚,如果他当时讨要了,自己是给还是不给呢?
林昭然转向林蔚然,“四姐姐,你别忘了,这小锦鲤原先是属于侯府的。”
林蔚然冷笑,给出去的东西还想要回去,你拉出去的吃回去吗?“你也别忘了,当初众目睽睽之下,是你说给了我的!”
“我后悔了不行吗?”
后悔也不行!人家唐颂说了,此锦鲤乃太原府气运所滋养,他们侯府不过是恰逢其会占了那宝地罢了,姑且不论真假,她能拒绝唐颂,为何自己不能拒绝她?!
哗啦哗啦!突然,小锦鲤一摆尾,溅了林昭然一身的水。
林家众人:......
小锦鲤使劲溅了林昭然一身水之后,重新落入水中,在水中一个劲地使劲甩着鱼尾,跟大闹天宫一样,搅动着小水池。
......他们是真没见过这条小锦鲤鱼这么闹腾过。
那激动的模样就像被下了油锅。
林昭然看了小锦鲤一眼,然后伸手抹掉了脸上的水,头发上滴着的水她管不了了,“四姐姐,如果你真喜欢它就应该为它着想,活在这窄□□仄的小水池中,哪有在侯府的双心湖自在呢?”
林蔚然双手环胸,“那也是它的命。而且你别忘了,当初你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将它给了我的。它如果真想留在侯府留在双心湖,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从湖中跃起。”
还自在呢!你倒想让它跟你回去,可你看它怕你怕得像心脏病发一样,不对,像是羊癫疯发作。这都看不见吗?自知之明呢?
被迫得病的的小锦鲤:......
她油盐不进的样子,让林昭然气愤,“四姐姐,这不过是一条鱼,比不上侯府锦衣玉食养育你十五年,你都不肯割爱吗?”
林蔚然瞅她,“你能代表整个侯府吗?”
林昭然咬唇。
“既然不能,就免开尊口。”说她三观不正也好,忘恩负义也罢。
如果侯府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仗着不对等的养育之恩这样对她予取予求,是不是她每得到一件好东西,侯府的人来问,她都得双手奉上?那她日子也不用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 紧赶慢赶,我六点半的格斗课,走人!感谢小天使们给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第六十二章
因为讨要小锦鲤不成, 林昭然与林家人闹得很僵,她饭都未用直接回了厢房, 还将点墨支使出了林家。
整个林家, 林蔚然和林则然是最不受影响的人。
林父呢, 静静地吃着碗里的食物。
林大哥一贯地大大咧咧,凡事不过心。
林小弟还小呢,根本不知道今儿那顿争吵会对以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此刻全副心神都被散发着食物香味儿的饭菜所吸引。
林大嫂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最后看到林蔚然和林则然都是镇定自若地用着饭, 然后她整个人就定了。
林母整个人很难受,面露愁容,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呆着的话肯定是唉声叹气的。
如果可以, 她真想让林蔚然将那小锦鲤给了林昭然算了, 这是他们林家欠她的不是吗?况且只是一条鱼而已, 真喜欢以后再买一条就是了。可是一和蔚姐儿对视,在她清清明明的双眼之下,她这嘴就张不了了, 唉!
点墨早早就等在村口, 等着他们侯府的人从镇上来接人。她站了整整一个时辰, 望眼欲穿, 才等来几辆马车。她眼睛一亮, 认出其中有他们侯府的马车。
点墨连忙招手,马车如愿停下。
帘子一撩出来一个人,“你怎么在这等?”
听到熟悉的声音, 点墨连忙抬头,见到来人,她先是惊后是喜,“世子,你怎么来了?”
赶车的阿文接过话,“世子是来接四小姐的。”
“那咱们快去吧,对了,后面那辆马车也是咱们侯府的吗?”看着不像啊,但说它不是吧,它又紧缀在他们几辆马车身后。
阿文抽空往回看了一眼,“不是咱们侯府的,可能是同路吧,一路从鹿渭镇跟着过来的。”
闻言,点墨不再管它。
而此刻被他们议论的那辆马车,也在讨论他们。
杨昶撩开马车帘子探头看,“怎么会那么巧,前面那几辆车也是去的枣林村吗?”
方琰也顺着看了一眼,“看他们都在村路口那调头了,看来是的。”
杨昶自言自语,“不知道他们到枣林村干什么?”那马车虽然没有放标志,但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贵,并非枣林村的人能用得起的。
方琰:“没累够啊,管别人那么多闲事干嘛?”
杨昶想到他们此行的目的,叹了口气,“也是。”
方琰他们也没想到,没到半个月他们便再次次登了林家的门。
既到了枣林村的路口,离林家就不远了。他们话音刚落没多久,就到了林家大门前。
几辆马车依次停下,惹人村里人的目光,这些日子,林家门前的马车络绎不绝的,就没断过。特别是经过了罗村长将县丞大人和府城主薄大人请来对付林家都无功而返一事,枣林村的村民们意识到林家怕是真的要起来了。
这些百姓们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