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周复礼给他分析各国情况时的语气。
司马煜继续道,“我大晋难道就这样一直弱小下去?我大晋难道就没有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
百官不由得一愣,陛下现在说这个什么意思?
司马煜声音一沉,“不,朕要说的是,从今天起,我大晋将拥有比大魏大齐更高产的粮食,我大晋麦子的产量也将高于临国。”
抛地有声。
现场安静得估计飞进一只蚊子都能听到翅膀扇动的声音。
比大魏大齐更高产的粮食?麦子产量高于临国?
他们耳朵该不会是听错了吧?
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事情,哪怕听一听都觉得不可思议。
几位丞相和辅政都给司马煜说得有点懵了。
都没有反应过来,刷的一下,司马煜拉开了最后两个盖着布的筐子。
“大晋的诸卿们,看向这个篓子,里面的东西名叫土豆,它是一种新的粮食,必要的时候可以当成主食,它的产量……高达亩产千斤……”
其实在现代土豆的亩产能达到三千到四千,现在毕竟只是使用的草木灰,产量下降了不少。
“土豆对耕地的要求也很低,哪怕贫瘠的沙土地也能耕种。”
这些都是他上课时做过笔记的,周复礼讲得特别清楚。
整个金殿,都听不进去司马煜在说什么了。
脑子里面全是,能当主食,亩产千斤……
如同惊雷在脑子中直接轰下,轰得他们完全听不进去其他。
“你……你说什么!”哪怕王雍都有些失态了。
然后是其他人巨大的生意,“这不可能!”
似乎只有这么大的声音才能将他们从现在的恍惚中惊醒。
现在已经没有人管是否失仪了。
周复礼也是一叹,他完全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如此失态。
亩产千斤啊,在周复礼看来甚至都算不得合格的产量,但对大晋百姓来说,就犹如希望的曙光。
这代表着他们以后……不用饿肚子了。
多么心酸,但现在的大晋就是这样,有哪一年不是在饿着肚子中渡过的。
像小板凳,他们还是一群孩子,每一顿却只能吃六七分饱,是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吗?
不,比起他们,他们的父母吃得更加的节约。
周复礼不是什么圣人,但看着一群可怜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看着一群朴质的村民在生存之间挣扎,哪怕是铁石做的心也会被触动吧。
所以他才毫不犹豫拿出了卡车里面的东西当种子,还教一群学生如何种植。
他觉得这并没有什么高尚不高尚的,只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性。
司马煜的话,炸得满朝文武如同炸了窝一样。
但他的声音没有停下来,“再看看这一筐子麦穗,每一株都有两指大小,颗粒饱满,这是使用草木灰肥土的结果,初步估计,亩产在400斤左右……”
亩产400在周复礼看来实在太低了,但没办法,这些小麦种子是大晋原来的,颗粒细小,没有专门培育之前,哪怕再科学的种植也就这样了,但怎么也比原来涨了将近一倍。
毫不夸张的说,这十分的惊人。
话刚落下,“啊啊啊”几声尖叫就扑向了那两个篓子。
司马煜都吓了一跳。
扑向筐子的几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这是真的吗?”
“我大晋以后都不会饿肚子了?”声音都在颤抖。
说立马就能不饿肚子,其实有些夸张,像土豆再高产,种子也就这些,得一年年不断扩大种植才行。
倒是用草木灰肥土种麦子可以尽快实施下去,对整个大晋,这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
金殿上,特别是一些年老的官员,眼睛都湿润了,他们活得久,看过太多的悲剧,曾经的一幕幕都在脑海中浮现。
哪怕现在都无法确定听到的是不是真的,但他们依然忍不住直抹眼睛。
“陛下,你说的可是真的?”王雍就那么认真地看着司马煜。
然后百官也一个个就那么认真的看着司马煜。
哪怕是骗,也骗他们一下下也好。
那种对大晋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几乎刻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面,他们是大晋的父母官啊,他们的职责就是带领大晋的百姓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司马煜沉声道,“这一年,朕和至勤殿的陪读,都在耕种这些太傅提供的作物,对每一粒粮食都清清楚楚,朕所言绝无半分虚假。”
齐刷刷的眼睛看向了周复礼,他们或许不相信司马煜的话,但周复礼的话他们是信的。
眼睛都红了,手也在颤抖,他们不敢置信,但又充满了期望。
周复礼点了点头,甚至没有多说一个字,他知道现在这些人需要的只是他的一个肯定的答应。
“呜……”
居然有人跌坐在地上,哭了。
这是喜悦的眼泪。
呜呜声连成一片。
这可是金殿,大晋最神圣的地方,但此刻没有任何人觉得他们失仪。
也没有任何人去劝他们,因为此刻需要这样的发泄。
这些东西对他们太重要了。
大晋的官,的确有不少能被称呼上一声父母官,想百姓所想,悲百姓所悲。
周复礼看着金殿上的百态,今日或许是他来这个时代最有意义的一天吧。
还有他的那群学生,完完全全的纨绔子弟,从来没有干过农活,从来没有吃过苦,但他们为什么能坚持下来?还将这些粮食种得这么好?
不就是周复礼让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希望,只要将这些粮食种出来,他们就可以不被任何人无视的站在最亮眼的地方。
等金殿上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有当值的公公调着嗓子大声的道,“宣宗亲王府司马荷华小世子觐见……”
“宣大司空府工部彰义郎莫司南觐见,宣太尉府洛阳县知事宇宁朗觐见,宣大内禁卫军队长宋辞卫褚觐见……”
一声一声的宣唤声,嘹亮而高亢,但没有人觉得漫长。
因为此时被宣唤的人荣誉加身,他们值得。
周复礼看着一个个进来的学生,除了莫司南他们,还有很多,都是至勤殿的学生,都辛苦的付出了无数时日,或许他们以前的确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但在这一年中,皇宫中那些作物是他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他们今天有这个资格站在大晋的金殿上,无论以后前途如何,至少此刻,他们哪怕面对大晋的文武百官,也能昂首挺胸。
只是司马荷华那小子挺得太厉害了,怎么看有点滑稽。
这些陪读,他们的父辈大部分也在殿上,眼中有的复杂有的欣慰,滋味各不相同。
小小年纪,哪怕家里的嫡系也没资格走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