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便杀了我当太后,当这世上最尊贵的女人。”
盛景意听了穆钧这话,有点瞠目结舌。
她想的只是好聚好散,他怎么就想到杀了他当太后去了。这个想法有点危险啊!
盛景意抬起两只手按住穆钧的两边脸颊,直直地与他对视。她肃容说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感情这种事勉强不得,只要在一起的时候快快活活,就不算是白喜欢一场。只是变了心移了情,哪值得要谁的命!要是我喜欢上别人,你还要杀了我不成?”
穆钧喉结微微地滚动了一下。
这样四目相对,他根本说不了谎。
穆钧只能说:“不会。”
他舍不得伤她,若是她兄长不与他提她的婚事,他也不会那样骗她。当时他只觉天大的好事砸到了自己面前,什么都思考不了,只想牢牢抓住那么个微渺的机会。
“我永远不会对你动手。”穆钧保证道。
他的人生本来一片晦暗,没有丝毫光亮,只有无穷无尽的谋算与无穷无尽的责任。
直到有一天,他听过盛当家的女儿“清醒”过来了,好奇地打开房门走到过道上想悄悄看她一眼。
她生为贱籍,却笑容明灿,仿佛觉得那样的日子已经再好不过。
那个鲜少出现在人前的“痴儿”,逐渐出现在许多人的讨论之中。
那个活力充沛的身影也逐渐烙印在他心底。
她的出身分明低入尘埃,却有着野草般旺盛的生命力,只要给她一点阳光雨露,她便蓬勃生长,眼底不见半分阴霾。
可后来接触渐多,他渐渐发现她身上有许多秘密,她心底也有不曾对外人道的阴翳。
她也害怕寂寞。
她也害怕受伤害。
她只是更擅长向前看。
他跟着她往前看,看到前方明亮灿烂,美好的事物比比皆是,仿佛唾手可得。
他想要跟她一直这样走下去。
一想到她可能会从这世上消失,他根本无法接受。
若是有一天她真从世上消失了,他肯定也随她去。
盛景意对上穆钧那双暗潮涌动的眼睛,不知怎地觉得手上有些发烫。她忽然意识到,她好像真的招惹到他了。
盛景意目光落到他薄薄的唇上。
不是说唇偏薄的人会比较薄情吗?怎么看他这眼神,倒像个情圣转世。
不管是真的还是演戏,看起来都有点吓人啊。
盛景意捧着穆钧的脸,往他唇上啄了一下:“反正,你不许再偏激的想法。人命是很宝贵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我很爱惜自己的命,你也要爱惜自己,别动不动把杀来杀去挂在嘴边。”
穆钧被她馨香的气息逼得理智全无,完全无法再思考,只能僵僵地应道:“……好。”
盛景意见穆钧这幅模样,不敢再撩/拨他,麻利地退回自己的位置上。这毕竟是要经常见外客的书房,她可不能不小心撩出白日宣淫来。
盛景意轻咳一声,生硬地转了话题:“你们刚才商量了那么久,应该把事情都敲定下来了吧?”
穆钧原本还觉得身在梦中,听盛景意提起正事不由又坐直了身体,说道:“朝中有韩家去周旋,应该不成问题,不过他给推荐了几个人,到时可能要安排到计划里去。”
盛景意对此没意见。
反正事情总要有人去做,韩端眼光高,他看好的人肯定不差,当然是该怎么用就怎么用。
两人就着正经事讨论起来,一本正经地讨论到了晚膳时分。
立夏她们和平时一样伺候着他们用膳,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他们之间有点不一样了。可是细细看去,他们又只是和平时一样坐在一起边吃边交流着不同菜色的味道,瞧着并没有什么不同。
立夏在心里犯嘀咕:到底哪里不一样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书名改了,主要是,感觉已经离题差不多一百章,好久都没写过继承青楼相关了,离题小能手开始叹气。
“窈窕繁华”是我前几天看书时看到的,当场对这个词一见钟情!我查了查出处,是出自《西都赋》,意思好像是指姣丽美好的美人们。这里取的是小意儿从秦淮河畔走到临京,一路站在繁华背后翻云覆雨(?)的意思,大概就是这样,意会一下就可以啦。
这个书名确实不怎么吸引人,不过小意儿的好榜单基本已经上完了,以后应该也没多少机会在别处露脸了,甜甜春开始放肆.jpg
第151章
盛景意和穆钧也没藏着掖着, 话本爱好者立夏很快察觉端倪!
早前因为立夏要近身伺候,又跟了她这么久,挂名夫妻的事盛景意也没瞒着她。
立夏虽然觉得都成太子妃了, 有什么好再当什么挂名夫妻的。
等到两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小小的变化时,立夏才恍然明白过来:这不就是话本里的先婚后爱、日久生情嘛!
虽然这么想有点势利眼, 但立夏觉得穆钧如今是太子, 又与她们家姑娘有好些年的情谊在, 总比外头那些没见过面的臭男人要强。
都说高嫁低娶,在立夏看来,从前穆钧的身份是配不上她们姑娘的, 现在倒是刚刚好。
立夏很贴心地主动给盛景意两人让出单独相处的空间。
婚前这么干的丫鬟是害自家姑娘的傻子,婚后这么干的丫鬟是聪明伶俐的好丫鬟!
盛景意倒没觉出太大不同, 只是两个人私底下会更亲近几分,偶尔穆钧蓄意勾/引, 她也会按捺不住上了他的当, 给他个亲亲抱抱。
不过也仅此而已, 更亲近的事他们还没做过。
按照普通恋爱关系来计算, 他们这才刚确定关系没几天,顶多只能牵牵小手亲亲嘴。
朝臣们倒是注意到他们的太子殿下最近心情不错。
从前只是温和端方,叫人由衷觉得他是很不错的明君苗子。
如今太子殿下偶尔还会朝他们微微一笑, 那笑灿若春华, 昳丽又俊秀,看得人魂都丢了。
鸿胪寺的官员们都忍不住畅想未来穆钧登基的情景:到时各国使者来道贺, 看到他们这位“艳压全场”的新君会是什么感受!
借海运练兵之事由韩端着手安排, 对外却是没提过的,只说朝廷想要加大宝石进口力度,好让更多人能够用上宝石。
这是好事, 谁不喜欢闪闪亮亮的宝石呢,不高兴的只有那些家中自己在做宝石生意的人,毕竟那会影响宝石的价格。
不过一想到年底又得挤出钱来缴纳巨额岁币,宰执一致决定通过这项决议。
朝中你来我往地讨论着各项事务,盛景意也忙里偷闲给盛娘她们拟好的避火图稿子排了个版,转给寇承平去下印。
寇承平把太平书坊开到了临京,可惜临京不是金陵,教辅资料市场早被旁人瓜分了,他唯一能占据优势的只有《桃花扇》、《唐诗三百首》以及算术套装书。
听说盛景意排了本新书,寇承平摩拳擦掌地拿了稿子回去,等他打开准备一睹为快,顿时愣住了。
这,难道要他们太平书坊该卖春/宫图?
等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