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可穿戴设备:未来衣服什么模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一样,都是早早地出现,却迟迟遇不到市场的春天。如今,两者终于在一个时代相逢,并跟3D打印、机器人等技术碰撞到了一起。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将能够看、能够听、能够沟通交流、能够储存能量、能够实时监视我们健康状况,甚至能够隐身……再接下来,随着微机械和纳米机器人等设备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将植入人体内部,达到科技与人类交融与互动的新境界。

可穿戴式设备也是早就存在的技术,只是由于价格太贵和太笨重一直处于休眠状态。《比特》杂志1981年的某期封面就是一款智能手表,比苹果智能手表早了34年!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大公司的新发明,只是大公司能够抓住合适的机会,更好地将其商业化。

可穿戴设备的吸引力主要有四个:第一,量化自我(主要用于健身,健康数据记录等);第二,记录我们的生活;第三,增强身体(外骨骼机器人、智能鞋等);第四,表达、展示自我(智能衣服、智能珠宝等“炫酷”装备)。从心理上来说,这四个原因都是很难拒绝的,简单来说,可穿戴设备背后运行的“成功公式”是:“虚荣+保健。”

简单来说,可穿戴设备主要是将普通的衣服、手表、皮带、眼镜等跟计算机技术融合起来,让它们变得“智能”。让计算机变得“可穿戴”不难。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一个学生萨德·斯特纳(Thad Starner)自1993年就开始穿自制的计算机设备了。大约同一时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丹尼尔·西沃赖克(Daniel Siewiorek)也为军事用途设计了可穿戴的计算机设备。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学生史蒂夫·曼(Steve Mann)开始试验可穿戴装置,并在1998年制造出第一台能运行Linux系统的智能手表。这使他成为纪录片《赛博人》(2001)中的主人公。1997年,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佐治亚理工学院举办了可穿戴式计算机的首届IEEE国际研讨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