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所大学的心理学系主任,正在主持一次奇怪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人。一个人A坐在桌边,接受心理学考试;另一个人B坐在他对面,监视他的进展。B面前有一个按钮。B被告知,摁下这个按钮将使A受到惩戒性的、痛苦的电击(但是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琼斯教授会定时走到A的旁边,指出一个错误答案,然后指示B摁下按钮。
实际上A是琼斯教授的同伙。按钮没有接通任何东西,当按钮被摁下时,A假装很痛苦。琼斯进行这次实验的唯一目的是测试B,看他是否会执行“惩罚”A的命令。琼斯的一贯主张是,在权威人物的授意下,大多数人会执行残酷的命令。琼斯在10个不同的B身上做过实验,其中8个人摁下了按钮。
琼斯教授没有意识到,他本人正处于卡夫卡式的陷阱中:他,琼斯本人,其实是你的实验对象。你的兴趣是研究心理学实验中的“附加因素”,即“实验者偏见效应”。在心理学实验中,当一个研究者期望某个特定结果时,他得到这种结果的可能性更大。研究倾向于支持研究者的一贯主张——这意味着研究过程有问题。
换一种研究方法,可以消减或消除实验者偏见效应。在检验新药的实验中,实验以“双盲”方式进行,一些实验对象服用新药,另一些实验对象服用安慰剂(不含任何有效成分)。在结果出来以前,实验对象和实验者都不知道对方的情况。这种设计防止了实验者对新药的热情感染服药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