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9节

热门小说推荐

“对,手里有盐巴还怕啥哩!盐巴换不来粟米吗?换不来羊羔吗?换不来金锭铜子绫罗绸缎吗?再说咧,王法也不是人定的嘛?”

“这么想就对头喽,回去给我挨家挨户做工作,每家派出一个脑袋瓜灵光的劳力到老郑头家里学习煮盐,半个时辰后集合。”

保长干咳一声,接着说,“我说这事可不能漏了半点风声,要是让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知晓了,里正大人会让你们全家吃不了兜着走的!”

“我们晓得咧。”

“汪,汪汪——”

江涛用一颗盐巴换回的小黄狗突然狂吠了起来,允儿说阿黄叫这么凶一定来了不少人。郑老伯赶紧出门去看,原来保长真带十来个人来了。

江涛正在洗滤碱盐土,滤床下面淅淅沥沥,黄澄澄亮晶晶的卤水盛了半木盆。这十来号人都瞪大了眼左瞧瞧又看看,稀奇得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星球。

“刚公子,遵照里正大人的安排,学习煮盐的人我都带来了,现在人正式交给你了,你就给吩咐吩咐吧!”保长说。

“哦,来了就好。我看这样,郑老伯您就带几个人赶快去做滤床,要绑牢靠,秸秆一定要选长的,最少铺三层。

“老二,你就带上几个攒劲后生去苦水河河滩扫碱盐土吧,尽量挑沙子少没羊粪的去扫,碱盐土颜色越白,出盐率就越高,这一关你可要把好喽!

还有,各家各户都准备一下,一口大铁锅、大木盆、木桶、筛子,多准备一些麻袋,还有盛盐的瓮、罐子等等。”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丁是丁,卯是卯,十来号人立马就行动起来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到一个时辰,十几个滤床绑好了,几十麻袋碱盐土也扛到了各家各户,妇女们也早已经准备停当了盆盆罐罐,柴禾烧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保长带了几个后生去村口巡逻放哨,江涛和郑老伯一家安顿好自家灶头,立马分头行动,挨家挨户做技术指导。

别瞧允儿姑娘年纪轻轻,干起活来可麻利着哩。前段刚大哥煮盐,她跟前跟后,像个尾巴,其实也是他的得力助手。

怎么淘滤卤水,怎么倒盆澄清,怎么掌握火候,她早已能熟练操作了。只是个头还小,身材单薄,大盆的水还端不起来。

“刚大哥,你就放心去做你的师父吧,咱家灶头有我哩!”

允儿这会儿还真像个小大人似的。

“我的尕妹子,那就劳驾你啦!小心别睡着,我们一会儿就来。”

江涛故意拱拱手,逗得她咯咯笑。

家家灶膛里燃起熊熊烈火,人们心中也燃烧着无形的火焰,他们热切期待着铁锅里沸腾的液体能够开出盐花,兑来粟米菽黍,兑来铜子玉帛,换来吃喝不用愁的滋润日子。

黑沉沉静悄悄的夜幕下,柴火烟气弥漫在南山岔几十户人家上头,笼罩着热火朝天煮盐的巨大秘密。

“各家的盐都煮上了,这会儿文火慢熬,得几个时辰。刚公子,你就先打个盹吧。瞧你,这半个多月都熬出来黑眼圈了嘛!”郑老伯劝江涛休息休息。

“我能熬夜着呢,老伯,一会儿还得再挨家挨户看看,你先眯眯眼吧!”

盯着灶膛里通红的火光,江涛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这十六户人家一晚至少能煮出一钧多粗盐,三天后可就是一石,兑粟米少说也要二十石。

就是里正大人抽掉三成,每户人家还能分到将近一石呢,地里哪能长这么快?

当然,他心底也不免担忧,里正究竟能不能卖得出去,万一他反悔又该怎么办呢?

想这些顶屁用呢,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再说我江涛这么做,也对得起南山岔人,对得起天地良心。不管怎么样,先得按三天之内把精盐准备好。

天亮前,江涛挨家挨户查看了出盐情况,十六户人家,家家锅里都煮出了白花花的盐。

他决定将各家煮出的粗盐集中起来,由自己一人负责提纯,暂时保密提纯的手艺,以备不测。

“刚公子,你就放心地煮精盐,门口有我瞧着呢,谁也别想进来!”

“那就辛苦您了,老伯。”

直到傍晚,斜阳照进了茅草屋,精盐才全部煮出来。

汗水浸透了衣衫,江涛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长舒一口气,出了门。

“老吕头已经在外头等你多时了。”

“刚公子,能不能给大伙先借点盐?哪怕粗盐都行,有几家都断盐好几天了,你说咱们大家伙连夜煮盐,自家碗里没有一粒盐,心里咋想呢?”

“我也觉得咱们煮出来的盐,先得保证各家各户日常食用,再说里正也没有给咱们定下数量吧!”郑老伯也添了句话。

“这点我也想到了,要不这样,既然是自家食用,就不说借,分就行了,可一定要分精盐,按照人丁数,每人每天二勺五撮,先发一个月,你们看呢?还有,得安顿一下,此事万不可张扬出去!”

“如此甚好!”

“这事就交给郑老伯和吕老伯办喽。”

“没麻达,刚公子你放心。”

整日价忙忙碌碌,三天时限一晃就到。江涛和保长商议决定,这天晚上,各家都休整一宿。

江涛坐在茅草屋门口,抬头望望满天繁星,再看看眼前这鼓鼓一麻袋白花花的盐疙瘩,心里忐忑不安起来。

一团浓墨般的浮云飘过头顶,就像清水中滴入了一滴墨,一缕缕缓缓漾开,给皎洁的月亮蒙上一层神秘黑纱。

今晚的南山岔,好似睡沉了的孩子。

“咣——咣——”二更的锣声打破夜空的沉寂。

“梆,梆,梆——”紧接着是三声清脆的梆子声。

“关门关窗,防偷防盗!”更夫刘瘸子吊着一副乌鸦嗓有气无力地喊着。

“喂喂,快到三更天了,你说咱里正大人会不会按时取盐?”

江涛推一推坐在他一旁打着呼噜的保长。

“呃——嗯?刚公子你说啥?”保长睡眼惺忪。

“我说里正大人会不会说话不算数?”

“噢,我还以为刚公子你担心啥呢,里正大人这脾性我还不知?他呢,屁大一点事都要大动干戈,口口声声拿‘县衙’‘县太爷’吓唬黎民。不过这人倒有一个最大的长处,就是说话算数。我看他不会食言的。”

“但愿如此。”

保长的呼噜声又缓缓响起,江涛依旧抬头望着天空,看着云彩飘来荡去,翻来覆去想着盐的事。

“咣——咣——咣——,梆——,子时三更,平安无事!”

“喂喂,你们听,子时咧,这里正的人咋还没影儿呢?”

郑老伯一边侧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一边担心地说。

“等吧,哪有这么准时呢?”

老吕头的话音未落,村子对面河滩上就传来了清晰的马蹄声。

“踢踏,踢踏,踢踏踏——”

阿黄警惕地蹿出门,狂吠起来。江涛、保长、郑老伯,还有老李头,都一骨碌翻起身来,往村口去看。

皎洁的月光下,里长大人跨着一匹白马。旁边枣红色马背上是一位身着皂袍之人,手握宝剑,气度不凡。两列衙役紧随其后,腰佩横刀,立正待命。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