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20-05-22 19:50:02

交作业,略显仓促,不足之处,请师友们多多指正

接上文

周夷王四年,古蜀地经过百余年的默默耕耘,人口越来越多,建筑物也越来越多,五里一舍,十里一落。为利往来,河道宽阔处假舟渡河,窄处则架起了些木桥和竹索(蜀语称“笮”)。平原上,河道疏浚,稻田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贩夫走卒,车马吆喝,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怎一个欣欣向荣之景!

商贸货殖也再次兴盛了起来,北上商道崎岖难行山高路险,走的相对较少,西羌古道则是一直不衰,东出巴荆峡江古道随着行船技术的提高,走得越来越远,此时最兴盛的商道依旧是南中与平原之间的“西南丝绸之路”和东边的“僰道”。平原的织物、器物、手工制品、礼器等经过这两条道不断进入南中地区,甚至一度南下到了交趾(汉),即今越南北部一带。南中的药材和矿物也源源不断的涌入成都平原,药材种类和数量的增加直接促使了古蜀药理学的进一步繁荣。四川中药和中医历史悠长,积淀深厚,值得相当程度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成都老官山汉墓的医学竹简和市区汉墓发现的扁鹊医学遗物皆可见一斑。南中的笃慕后支借着与古蜀地和南亚一带货殖商贸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为南中一带的部落翘楚。蜀主时代起,南北两地来往频繁彼此联姻,南北关系愈发紧密,不仅如此,两地紧密的关系还体现在古蜀与南中地区在货币体系的改革上。上文解析了古蜀和中原来往交流贫乏的两个原因,一是山水相隔遥远和,二是语言交流不畅。此处便解析原因之三,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和货币体系的不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