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20-07-18 16:21:33

谢谢驻马君和明月君的提醒,确实又掉了一楼,怎么回事?我那里面完全没有什么敏感词汇吧!怎么又掉楼了呢!

补发4086楼!

此处有个疑问,师龢父怎么就成了文献典籍中的“共伯和”?就目前铭文记载而言,并没有称“师龢父”为“共伯和”的,据郭沫若老前辈对“师簋”、“元年师兑簋”、“三年师兑簋”的考证,其铭文里面有“伯和父”,于是郭老先生就把“师龢父”释义为了“共伯和”,此说后来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本文也采信这种说法,遗憾的是所有铭文里面根本就没有“共”这个字。

那“共”字是什么来的?从甲骨文的演变来看,“共”字是出自“公”字,“公”字甲骨文本意是:受人喜爱和尊崇,而“共”则在“公”的基础上多出了双手为捧的状态,意为:受到众人的喜欢和尊崇。为免冗长,此处就不张贴“公”和“共”的甲骨文了。结合上文的分析,默默无闻的“师龢父”是被多方商讨权衡给一致推举出来的,此举显然是为“共”,伯为其“爵位”,“龢”同“和”,则是其本名。姬胡缺位的这14年周朝当处在王位空缺,诸侯公卿相互牵制,多方制衡的一个状态。

插播一下,此时神科系统的小宗伯便是史鱼,即鱼凫分支“弓鱼氏”的后裔,这次“暴动”他们明哲保身从未参与。前文有叙述到姬奭南下盟蜀国时带了不少随从,其中就有弓鱼氏族人。弓鱼氏沿着黑水“嘉陵江”上游(黑水)经过氐人(蚕丛之裔)所在区域陇西陕南。因难以融入氐人区,后在周文王姬昌的贤德感召下,北上陈仓雍城一带,后来留居了下来并得到了周氏的善待。在姬昌决定南下盟蜀的时候,也曾征询过弓鱼氏的意见,姬奭带着弓鱼氏做为随从也算翻译,一起南下蜀地。由于弓鱼国在周氏盟蜀国起到的巨大作用,武王伐纣功成后获封“伯”爵位。弓鱼氏因熟悉祭祀形态、流程和用度,历代皆在周朝为官,是为小宗伯,其主要负责周室的祭祀礼仪和用度管理。弓鱼国(氏)逐渐凋零衰弱是平王东迁以后,此处略过不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