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3-18 12:45:00
英雄末路
其实,关羽在率军返回江陵的路上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不断派出使者与吕蒙进行谈判,希望孙刘两家抛弃成见,弥补裂痕,重修于好。
关羽每派出一位使者,吕蒙都厚待来使,并带着他们问候荆州军的家属。当时,关羽部队众将士的家属大多居住在江陵、公丨安丨这两座城中,这也是吕蒙之所以带使者去问候其家属的深意—“釜底抽薪”。
关羽的使者回来后,军中的将士们私下里询问使者,打听城中的情况。大家互相探询,知道家中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境遇比过去更好。于是,关羽全军众将士斗志更加低迷,许多人纷纷开小差,擅自逃离部队归降江东军。
此时,孙权也率大军来到了江陵。关羽见大势已去,自知势孤力穷,半路上急忙撤军还军当阳,向西逃往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固守待援。
孙权见关羽退保麦城,便派人前往劝降。于是,关羽将计就计口头假装答应投降,暗中却在城楼上竖起旗帜,摆置草人伪装成士兵迷惑孙权,并做好了逃生的准备。
在关羽困守麦城之时,他并未完全丧失生存的机会。虽然当时陆逊已经封锁了关羽西归巴蜀的通道,但关羽还有等待援军的机会—上庸救兵。
要知道,刘备在汉中称王后,派遣刘封、孟达等人占领了上庸之地,并让他们二人镇守此地。上庸距离麦城三百公里左右,如果刘封第一时间率领骑兵前来驰援,估计也就几天的路程便可到达。但是,刘封因关羽平日里看不起他,便不想出兵驰援麦城。就这样,关羽最后一丝微小的逃生机会也没有了。其实,早在关羽水淹七军围困樊城之时,关羽就多次要求刘封、孟达等人派兵相助,但都被他们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人心未附,不敢轻易离开驻地”为由拒绝了。不过,这一次与以往不同,如果刘封不出兵,就等于见死不救。当然,刘封拒援关羽,也为他后来悲惨的结局点燃了导火索。
关羽率领残兵败将退守在小小的麦城里,等了差不多一个月也没见援军的影子,就知道援军的希望是完全断绝了,于是决定突围逃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麦城。
关羽骑上战马,遥望着西北方,开始了他人生之中最后的一次行军之旅。这一天,北风凛冽,大雪纷飞。几天后,关羽将以惨烈的方式,迎来了生命的最终章。
关羽率领少数骑兵偷偷打开了城门,从麦城突围而走。不过,关羽的这个举动没有逃过江东军的眼睛,从他突围而走那一刻起,孙权就派遣朱然、潘璋率军卡住了他的必经之路,准备前追后堵拦截他。当关羽西逃至漳乡(今湖北当阳东北)时,关羽陷入了江东军的包围圈。关羽部队的众将士见败局已定,纷纷离开关羽投降江东军。此时此刻,关羽做梦也没想到他会兵败如山倒且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而几个月前他还是威震华夏的战神,如今却沦落到了被人追杀的地步。
关羽刚发动襄樊之战时有三万精锐,但此时仅剩下不到相当于一个现代军队编制的一个排的兵力了,如实地说就是身边只剩下十几名亲信骑兵(“兵皆解散,尚十余骑”)。—真是“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英雄迟暮,关羽老矣!
关羽望了一眼身旁这十几个不离不弃的弟兄们,眼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不过,关羽知道他的命运已经定格,已无逆转的可能了。
曾经纵横天下几十载,打遍天下无敌手,如今却“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关羽命亦如此而非战之过。
就这样,潘璋的部将马忠在漳乡擒获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人。
马忠擒获了关羽的消息传出后,江东军都兴奋起来。虽然关羽被俘虏了,但这个身材高大魁梧的男人即使到了穷途末路也仍不改神威,他的一双明眸里依然充满了一种凛然的正气,浑身似乎都散发着一种天生自带的英雄气概。为此,江东军众人震惊,油然生出一丝敬意。
其实,孙权未曾想到关羽有朝一日会落在他的手中,但如今劝降关羽已经毫无希望了。
为了斩草除根,孙权下令将关羽父子等人斩首于临沮(今湖北远安)。
关羽败走麦城,命丧临沮,一世之雄,就此谢幕!纵横一生,成名几十载,一世功业,威震华夏,转瞬间却灰飞烟灭,惜哉哀哉!
就这样,关羽以这种惨淡的结局草草地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不过,这段历史似乎是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的,不管是曹操灭掉袁绍,还是刘备兼并刘璋,抑或是孙权杀死关羽,没有过错,只是成王败寇罢了。
那么,刘备安排关羽驻守荆州是否是一种失策呢?
从整体上看,关羽镇守荆州还算是合格的。关羽镇守荆州多年,有效牵制了曹操方面的军力,同时也震慑了江东集团,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如此,刘备才放心转战千里,指点江山,夺取益州和汉中之地,打下了蜀汉帝业之基。
荆州作为战略要地,刘备必须交给绝对忠诚和有能力的人来镇守。关羽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每当危难之时,如果刘备需要分兵都会分一支部队给关羽统率。同时,镇守荆州的大将必须擅长带领水军,这正是关羽的强项。由此可见,关羽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刘备汉中称王后,授予了关羽假节钺的权力。拥有假节钺权力的将领,不但可以斩杀触犯军令的将士,而且可以代替主君出征,拥有自行发动战争的权力。—这就是为什么关羽可以自作主张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
综合各种原因和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当时刘备集团符合镇守荆州的大将似乎只有关羽一人了。
不过,关羽自视甚高,目中无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最后导致傅士仁和麋芳叛变。正因为如此,关羽才一步步走向了覆灭的深渊,但失败并非他的能力问题导致,而是性格问题。
当然,曹魏集团和江东集团密谋算计,集合了两个军事集团的兵力和最高智慧共同对付关羽,如此孤身一人的关羽又怎能敌得过呢!荆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易攻难守,即使关羽纵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腹背受敌、两线作战且身陷重围、孤立无援,败走麦城也实属正常。
“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樊城之战也很好地解释了这句话。其实,政治利益和其他利益一样,都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当涉及利益的时候,朋友和敌人的身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要知道,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联手攻打曹操;襄樊之战,孙权和曹操联手攻打刘备。—这三足鼎立的局面和游戏“斗地主”颇有些相似,都是二打一。此后,这种情形又多次出现,三国历史真是有趣有料啊!
关羽死了,他的忠义盖世无双,武艺天下无敌手,但他又性格狂傲,刚愎自用。
关羽是个孤傲的人,睥睨宇内,傲视天下,其性格的缺陷是导致他兵败身亡的主要原因。—“性格决定命运”,也许这并非虚言。
对于关羽这样一个英雄人物,他的优点和弱点都一样的突出。这个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剧人物,虽然最后败走麦城,但他大义凛然、从容赴死的一面又尽显英雄本色。关羽武艺绝伦,忠肝义胆,他身上绽放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了。因此,在关羽死后,百姓们造庙宇祭拜他且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圣帝”。时至今日,各地关帝庙的香火依然旺盛,成了百姓精神的寄托。
如今,关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象征。关羽是中华民族忠义的符号,后世许多皇帝都以他为忠义的化身来做文章教化百姓。关羽还被崇为“中国武圣”,成为与“中国文圣”孔子同等地位的历史人物。但是,关羽确实是一个有缺陷的失败英雄,正所谓“追忆涿郡合徒众,恩若兄弟共创业。白马万军斩颜良,千里寻兄走单骑。水淹七军震华夏,败走麦城留忠义。谱写义薄云天曲,生死不渝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