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2

热门小说推荐

后,哥嫂们也分完了。

杨大川家未分家前,一家4个壮劳力,按照大安朝律例需出2个壮劳力服兵役,每人三年,杨老汉年纪大了,是一家之主,杨老大当时刚成婚,杨老幺又是小的被老两口偏疼,杨大川年纪正好又惯是被忽略的,杨家老两口就做主让杨大川也顶了杨老大的役,此去一服就是6年,从16岁到22岁,原本说好的亲事也黄了。所幸的是大安朝建朝一百二十年,年事平顺,无战事,服兵役虽苦了些但是并无性命之忧。

杨大川服役回到家里,老子娘都没了,家里连自个落脚喝水的地儿都没有,杨大川心思不忿,在兄嫂家也没多待,就搬到了山脚老房子。老房年久失修,杂草丛生,杨大川也惯是心粗的,也没怎么收拾,就搬了进去。

加上灶上的事物不通,以前有家里老娘操持,服役又有伙房,田里农活也操持的不大利落,要不是手里还有点退役银子,偶尔上山打猎,难保会过不下去。就这样,杨大川也是磕磕绊绊的过了一年。

看他年纪渐长,村里叔娘叔伯们最近本来准备给他相看人家,娶个媳妇为他操持家务,但是没成想,杨大川上山一趟,把腿折了,还会影响今后走路,成了个跛子,让大家做媒的心思都熄了。

摸清楚了来龙去脉,又对照现在电视上经常上演的电视剧,杨大川怀疑自己是穿越到了大安朝这个同名同姓的杨大川身上,年轻了25岁,也不知原来的那个杨大川是不是跟他一样穿越到了​­‍现­‍‎‌​代‍­‍,要是他真的穿到了​­‍现­‍‎‌​代‍­‍,虽说老了25岁,但是有房有车(电动三轮车)有存款,生活条件比这好的多,未来有养老保障,也不知谁亏谁赚。

既来之,则安之,几十年的独居生活都过来了,没道理重来一遍会活得更不如意,杨大川整理了下家中物品,发现还有服役银子3两并55枚大钱,盐灌里有小半罐盐,油灌里还剩一层底子的油,米缸还有两包没蜕壳的稻谷,两身夏衣,一身棉袄,一把柴刀,一把菜刀。

屋后开辟了一块小菜地,种着一些营养不良的当季时蔬。盘点完家财,杨大川思考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腿好起来,不至于像前世一样,接受他人的异样眼光,前世腿治不好是因为当时拉练演习受到炮弹弹片炸开,受伤严重,但是退役回家后,在大医院诊治过,自己也找过不少偏方,但是由于受伤严重,终究不得治愈,一些偏方倒是都记下来了,偶尔用来缓解腿疼。

现在这条腿是摔断骨折的,骨头已经被镇上的大夫接好了,但杨大川感觉接的有点不太得劲,或许也因此,大夫才判定杨大川今后会跛。重新接骨需要找一些药材,这些药材在原来大夫拿过来的药包里也找得到,准备了一番后,杨大川下手为自己重新正骨,用木板夹好。

这几天都不能下地,他只好让自己的便宜大哥继续送饭菜过来,从这几天的接触来看,这位前身的大哥也没什么坏心,利己小心思是有一些,但是兄弟间尚过的去,原主身子不便时,一直是他过来照顾,倒是杨老幺,杨大川醒过来那么久,就没见过他来一次。

第2章 生活

杨大川年轻,身子底子也不错,一个半月后也能慢慢摸索着下地了,刚开始的时候还只能在屋子里借着桌椅挪动,然后很快就能一瘸一拐的到院子里去晒太阳了。

院子里也没什么可看,三间土坯房子呈一字排列。远处一块块高低不平的土地绵延到天边,朴素的泥砖房子不规则的掩映在绿野黑土之中,村周围围绕几座山峰,相互掩映,山上树木葱茏,绿树叠叠。绿树遮掩处,似还悬挂着一条白练。

杨大川家的院子在村南头山脚处,离村口不远,上山外出很是方便,而绕过一小山坡地沿着乡间小路往北走到达村里的晒场,就能见到村子里的大多数房子了,这个村子的人家主要都集中在这里,杨大川所在的这个村叫平山村。

据了解,平山村村子也就百来户人家,都是祖祖辈辈在这里定居的人家,许姓、杨姓、吕性是村子里占人数比较多的大姓,本村的村长就是姓许的。村子离县城走路需要1个时辰,差不多2小时,翻过一座山,经过几个小村就到了。

县城叫安平县,隶属于安州,此处地处南方偏西,一年能种两次稻,四季常温,冬天最冷时节能有零下10度左右,不过这种极端气候不常有,二十年一遇,一般冬季最冷时都是零下2-5度罢了。

在养病的这两个月,杨大川仔细想了下自己未来要怎么生活,虽说还能继续‌​‎种­‎​田‌­­‍‌,但是‌‎‌‍古­‌​代‍‎‌‌​‎种­‎​田‌­­‍‌可不是个好活计,一片汗水摔成八瓣,累死累活劳作一年,产量不高不说,还得交田税,这还是自家的田,要是租借大户家的田地来赁种,粮食除了要交税给朝廷,还得拿三成出来给户主当赁租。一年下来,堪堪混个温饱,碰上年景不好的,一家人的口粮都成问题。

而且,杨大川觉得自己一个人可能种不了那么多田,近几年,除了育苗,打农药是自己亲力亲为外,像插秧、收割这些活计都是找人用机器来干,省事不说,也不算贵。

收割完的稻谷都脱好粒,弄得干干净净,只要自己往自家晒坪一摊,晚上一收就完事,蜕壳都还有剪米厂,他完全被​­‍现­‍‎‌​代‍­‍便捷的生活方式养懒了。所以,虽说他也是一个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可他对这‌‎‌‍古­‌​代‍‎‌的‌​‎种­‎​田‌­­‍‌条件也得发憷。

可是除了‌​‎种­‎​田‌­­‍‌之外,他还能干啥,科举是万万不可能的,没钱不说,关键是在​­‍现­‍‎‌​代‍­‍他也是初中毕业而已,属于刚刚扫除文盲的那一批,来到‌‎‌‍古­‌​代‍‎‌后,拿着大夫开的药方,更是两眼一抹黑,看到眼熟的,连蒙带猜的也不过认得一半字,而且是认得写不了的那种。

做买卖,那也是机会渺茫,以前就是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汉子,让他去做那生意经也实在是为难,自己又没有啥特殊手艺,做个小吃买卖也只能想想而已罢了,自己做饭做了将近三十年也没有什么长进,堪堪入嘴让自己饿不死。

而且,听来看望他的大叔大婶们描述,现如今的吃食也是十分丰富,卤,拌,炝,熏,锔,卤,烩,煲,爆,溜,煎,烧,刺,参,凉拌,腌,炮,煎,浍等做菜手法众多,​­‍现­‍‎‌​代‍­‍的一些蔬菜、调配料也出现了,只不过他们平山村离府城比较远,这里贫穷落后,没有人家需要罢了。

苦恼了两月,看着口袋里的钱粮渐渐变少,身体日益恢复,他又兴起来了上山收野物的念头,不过这也不是个长久之计,​­‍现­‍‎‌​代‍­‍野物因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