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46

热门小说推荐

摘回来晒了,就等着收购的消息,马上就能换钱。今年年景不好,油茶籽结的也少,大家都指着这一笔过个好年呢!

芋哥儿躺久了有点累,动了动身子,听见姚哥儿的问话,“咱家就收过一回儿的油茶籽,去年南船北马的人就把这管事儿给收回去了,如今是咋整咱家也不知道。”

“去年来你们家的刘掌柜也没说啥?”

芋哥儿摇摇头,“能说啥啊,刘掌柜一年到头都没有几天待在安平县城,大川也差不多一年没见他了,今年年景不好,家里又没有茨菇马蹄啥的新鲜物什儿,能让他特意上门的”

对于这油茶籽的事儿,大川也给他说过几分,村里的人也不至于一点消息都没听说,估摸着还想从他这儿走走门路呢!

姚哥儿叹一口气,“这日子越发不好过了,都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芋哥儿拿过一件做了一半的孩子穿的小衣裳,比量两下,笑着说道,“还能比我以前更难?不管咋样,一家子人都还在呢,如今你是哥儿小子都有了,还有啥不满足的?”

姚哥儿也是随口一说,这安逸的日子过久了,突然那么一变,心里不得劲儿,没缓过神来。如今跟芋哥儿说说,心里头也松快了,也不再揪着这一个问题打转,转口就说起其他的:“也不知你这一胎是小子还是哥儿,要我看,最好还是一个哥儿一个小子,说不得咱两以后还能做亲家!”

芋哥儿扶着肚子笑得直打跌:“我家的还在肚子里呢,你就惦念上了!生的都是小子就不说了,要生出来的小哥儿像我一样,五大三粗的,我看你家小子不得埋怨死你这当娘的啊!”

姚哥儿也笑,轻轻拍打了芋哥儿一下,“像你咋了,能干不说,还带福气呢!现在谁家不说,大川能过起来,是你带契的福气!”

芋哥人差不多半年没进村了,沈阿嬷又是个不爱串门的,芋哥儿还真不知道这村子里的话头转了,前儿还不都说他是不下蛋的公鸡吗,如今咋又成了带大福气的人了。

“咋回事儿啊,你赶紧跟我说说?”

姚哥儿知道他是个家里蹲的,沈阿嬷也不操心这些,“还不是你家大川,见天的往外说你好,能过起来都是你带契的”

芋哥儿有点羞赧,想了一下觉得不对,“那也没可能呀,咱家大川又不是一天两天的这么说了!咋突然就转话头了?”

“哎,那不是之前你没孩子吗,如今孩子有了,你就没啥可说嘴的了!”姚哥儿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可不知有多少人羡慕你家大川,凭空得了那么大一份嫁妆不说,你俩结契后他又是发现油茶籽,又是捣鼓茨菇马蹄的,如今农事也上手了,啧啧!可不就是你带过来的吗”

“村里传的是越发不着调了”芋哥儿哭笑不得,“大家伙如今是不是手上都没活计儿了,都凑在一块儿说话呢!”

“唉!可不就是吗”,姚哥儿脸一皱,随即说道,“这鬼天气都把咱们过懵了,春夏秋冬整不明白,你让咱干啥好呢!天气旱,又不是下种时节,地里庄稼也收回来了!这日头再晒下去,可不敢再出门了!”

两人一顿闲话,姚哥儿随即把村里近来发生的事儿绘声绘色的给芋哥儿说一遍,要不是发现差不多家里那两小的快要醒了,还不愿走呢!

……

第34章 夫夫闲话

不止姚哥儿向芋哥儿打听收油茶籽这事儿, 村长还特意上门来问了。

“大川、大川, 屋里有人在么?”村长是太阳下山了以后才来的, 现在村里人都差不多要成老耗子了,昼伏夜出的。

“村长,您咋来了, 快屋里坐”杨大川赶忙把村长让到屋里去, 沈阿嬷忙端来茶水给村长解渴。

村长撩衣袖抹抹头上的汗, 一骨碌把茶水喝干, “你这小子咋老猫在屋里,要见你一面可不容易哦,你说你都多久没进村了。”

“那这不是家里不方便吗,这外头日头又大,可不就得猫在家里了!”杨大川嘻嘻笑道。

许村长瞅瞅挺着个巨大肚子的芋哥儿,沈阿嬷这身量都还没芋哥儿大,估摸着杨大川不在家, 家里还真难办, “唉, 你这住的确实太远了, 家里出个啥事儿, 喊人都听不到,还是住村里好!”

“村里热闹,咱这地界宽敞, 各有各的好处”杨大川不在意道。

“随便你吧”许村长摆摆手, 正色说, “今儿来是想问问你知道今年的油茶籽是咋回事儿?还收不收?”

“上次进城,我到南船北马打听了一圈,刘掌柜没在,也没啥消息”,杨大川皱眉继续说,“今年海贸不开,估摸着要不了那么多油茶籽,咱这边估摸着今年应是不要了的!”

“那以后还收不收”许村长一脸焦急,问道,“咱们村去年才赁的地种呢,要是以后都不收了,这可咋办?”去年村里赁地种油茶树,是村长一手促成的,由不得他不着急,整个村可是投了整整80两银子呢!

杨大川也不知道以后会如何,只得安慰说,“兴许明年海贸又开了!”

许村长一脸失落,虽然来之前,心里就有预感了,但是听到杨大川这么一说,心里还是止不住的失望。

村里大家伙儿从村长那儿得知,南船北马今年不收油茶籽了,纷纷都炸了,心里有计较的,想着以后可能也不收了,撺掇着其他人让村长把钱给要回来。

杨大川家投的钱不算多,但是他在油茶籽这事儿说的上话,这两日来家里串门的媳妇子可真不少。不过他们家芋哥儿挺着大肚子,体力不济,他们不好说太多;杨大川又是个汉子,说不上话;沈阿嬷一时就成了村里的香馍馍。

沈阿嬷是个性子和顺的,灶上厨艺又了得,村里上了年纪的媳妇嬷嬷们谁都能跟他说的上两句,再加上芋哥儿最近转名声了,愿意找他说话的就更多了。

平山村没有肉摊,平常村里人吃肉都是到上林村或者秋里镇买。最近天气晒,人人都不乐意出门,家里已经很长时间没吃新鲜的猪肉了,昨天听说张屠户家今天杀猪,沈阿嬷就起了个大早,想趁着太阳没晒之前,把肉菜买回来。

到了张屠户家,已经挤着一堆人等着买了。沈阿嬷挎着篮子也在一边等着,旁边跟沈阿嬷来往比较多的邻居吕大娘瞅见他,走过来说:“沈阿嬷,早知你今天也出门,就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