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99

热门小说推荐

村、上林村难道没?”照沈阿嬷说,最好就不要娶村里的媳妇,离娘家忒近,小两口拌个嘴,这大舅子就不能把你给放过。想到这儿,沈阿嬷还当真细细思量以后壮壮跟安安要取的媳妇秉性,最好现在就相看着。

芋哥儿哭笑不得,自家当家的不靠谱,阿嬷也是糊涂了,家里两孩子将将两岁,离娶媳妇还得有个十几二十年呢。

说到孩子,他自从生了双胞胎后,肚子就没了动静,也不知以后还有没有福气多生个小哥儿,他是知道自家大川的,每次到姚哥儿家,都要抱着小云哥儿逗弄半天,走了也不舍得放手。

不过村里的闺女、小哥儿的确是太少了,这两年也不只是咋回事儿,村里出出生的都是男娃子多,十个中就有八个是男娃,大伙高兴是高兴,可是几十年后,娶不上媳妇也是难哦!

这一时间,三人心里都犯上了合计。

进了腊月,这年眼瞅着就越来越近了,不管外边世道如何,大伙儿的脸上都舔了一分喜意。

过年了,不管家里有粮没粮,家里总得置办置办,但是家里缺的总不好一个一个的上门去问。村里人就想出了在晒场上摆了个小集市,鸡蛋菜蔬、盐油酱醋、米面点心、针线布匹、口脂花红、棉花鞋垫,总有人家是缺的,大伙互相换换,总到挑到自个儿需要的。

现在天冷,外边的蛇鼠都少了,他们住村口外边的人也能到村里赶个集,凑个热闹。

杨大川家别的不缺,但是缺肉,家里的肉食主要还是鸡鸭鹅,总是赶不上消耗的速度,前些日子孵的野鸭蛋也没成,沈阿嬷就想着到村里换上一些鸡鸭过年吃,没有的话换点鸡苗、鸭苗回来,再不济换上些蛋回来也成。

这天一大早,家里全部人收拾完就准备一起进村,沈阿嬷得赶集换东西,芋哥儿跟杨大川去看看老三媳妇,带着双胞胎一起进去,把各家的节礼送了,顺便跟杨大山、杨大路两兄弟一起吃个饭,过年那天就不进来了。

“大川,前些日子外乡人回南海城取盐的事儿你掺份子了吗?”一家人吃过饭,三兄弟聚在火盆边唠嗑。

年前外乡人到他们村里游说,说是现在八斤粮能换一斤盐回来,要知道现在外边的盐价已经涨到十五斤粮换一斤盐了,八斤换一斤真的是很便宜,当然这盐得他们回来了以后才有,要是回不来,这粮食就打了水漂。

“没,家里还有盐吃,不凑那热闹”杨大川诧异,“你两都凑份子了?”

“嘿嘿,家里如今都是吃香肉的多,粮食还存上了一些,就拿上几斤凑个趣儿!”两兄弟搓搓手,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但是如今都过年了,也没瞧见有个消息传来,也不知外边咋样了。

“立字据了吗?”问完杨大川就暗骂自己傻,现在这个年头,立不立字据都一个样儿,认不认都是一句话的事儿,反正又没有官府衙门。

“跟村里一块儿立的。”等到现在,他们也有点后悔,这几十斤的粮食可够家里好一阵子嚼用了,当时也不知是不是鬼迷心窍,一下子就把粮交了出去,现在只能等在家里干着急。

说实话,杨大川并不看好,这山高水远的,实在是危险难测,外乡人从村里凑的粮食未必不是出门人的买命钱,确保不管有回无回,家里总归还有一份嚼用。

第55章 家里种水稻

换盐这事儿, 不单单是杨大山兄弟两在眼巴巴的等着,村里还有不少在等盐下锅的人家干着急。当初外乡人到他们村里游说的时候, 心想反正不用自个儿出去, 这八斤粮换一斤盐也不亏,脑袋一热就把粮食给交了出去,现在啥音信儿都没有,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些外乡人带着粮食给跑了。

沈阿嬷道:“跑不跑, 上秋里镇看看不就知道了。”一家人吃过晚饭后, 围在火塘前一块儿烤火说说白天村里的闲话 。

“谁去?大冷天的村里可没人愿意动弹,都想着让其他人打前阵呢。”芋哥儿撇撇嘴,各个心里打着好算盘。他用火铅拨了拨火塘里的灶火, 继续说道:“村里估摸还得扯皮,到最后, 说不得还得村长带队去!”

平心而论, 许村长这个村长当得可是够难的,好日子里尚还有几分油水, 但现在这年景还愿意四处张罗, 可见的确是对村里上心的。

村长他们家年前倒是没凑粮出份子给外乡人, 但是立字据时却是村长帮忙的,这下好了, 一有事儿, 大伙也都找上了门, 说不得不是他就是他大儿子许大壮得往秋里镇上跑一趟。

今天白天还有人摸到了杨大山家, 想着借由杨大山、杨大路两兄弟的嘴让杨大川也跟他们跑秋里镇一趟。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现在上秋里镇有啥用。到南海城的人回来了还好说,还能讨点盐回来,要是那帮人没回来,村里难道还能上门将粮食给抢回来。而且他们家也没凑份子,干啥去操这份闲心。

沈阿嬷问:“大山跟大路也准备上秋里镇?”

“没,去不了!”杨大川摇摇头,老三媳妇挺着个大肚子,杨大路怎么也离不了家。杨大山别瞧平常是个爽直的汉子,可是心思也不见得比别人少,这种事儿他是不会出头的。

“都是瞎折腾,去不了人!”虽然村里嚷嚷着要上秋里镇讨公道,但这年根底下,一让村里出人准得哑火,拖到出年,估摸着秋里镇也差不多有信儿了。

“嗨,咱们操那份闲心干啥,咱还是想想过年咱家咋弄吧!”芋哥儿从火塘扒拉出一个烤熟的红薯,掰开凉了一下,撕开一点,将红薯瓤喂到早就等在一边的壮壮安安嘴里。

沈阿嬷不禁叨叨:“才刚吃过饭,又给孩子吃这些!积食了咋办?”

“阿嬷,这个红薯就一点儿,撑不着他们!”杨大川笑笑,家里这两孩子没一刻消停的,这么一小个的红薯就是解解馋罢了。

芋哥儿将手里的红薯给杨大川,让他喂两孩子,继续跟沈阿嬷商量:“咱家今年牲畜都没了,弄点啥吃食过年啊!”几只下蛋的老母鸡可不能动,家里养的羊除了母羊就是羊崽子,原先养的大猪也给吕大娘老侄成亲那会儿换了出去,还剩两头没长成的猪崽子,要是当初不把那头养的正好的大肥猪换出去就好了。

“我今儿在村里换了两只鸡,家里再宰一只鹅就够了!”沈阿嬷想想家里能动的,决定下来。

“咱家要杀鹅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