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2-14 22:24:51
碧蹄馆之战从上午巳时一直持续到午时,战斗的最后阶段也是明军最艰难的时刻,继立花宗茂、高桥统增兄弟和小早川隆景的先锋队之后,石田三成、增田长盛、大谷吉继,加藤光泰等几位朝鲜奉行迅速加入到战斗之中,原来留守汉城的小西行长与松浦镇信也杀出城外,在石田三成的指示下,松浦镇信用铁炮攻击查大受的副将张翼、荀文亮。紧接着,身为侵朝日军的总大将宇喜多秀家也按奈不住,投入前线战斗。
至此,日本战国名将已尽数出动,数万人的日军对明军发动了数个回合的攻击,却始终无法将明军击垮,相反,处于劣势的明朝骑兵在李如松的指挥下,顽强抵抗,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极大损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如此强悍的精锐之师,不得不让日本人叹服,正如《征韩伟略》所言:“奇兵宗茂、秀包等见机而下山,直冲如松中军,隆景亦纵横奋击。而如松兵有节制,进退自在。两雄相会,战甚苦·”
日期:2020-12-14 22:32:47
宇喜多秀家麾下有个名叫国服源右卫门的武士是这样回忆与明军搏斗的场景:我是著名的大力士,国内没有武士比我力气大。此次和明军交手,我却差点被杀。我面前是个下了马的明军骑兵,身材高大魁梧,比我高了一大截。我手持战刀和他激烈肉搏,他的武器已经丢失了,完全赤手空拳。我三次砍中他,三次被他的衣甲弹开。不知道他穿的是什么铠甲,把我的刀都崩坏了。他一把抓住我,我奋力和他扭打。谁知道,他的力气竟然比我还大,没一会就将我压在身下,掐住我的脖子。我感到眼前漆黑,急忙拔出短刀,对准他的腹部捅去。谁知道连捅几下,还是捅不进去。就在我马上就要断气的时候,另一个武士从傍边偷袭,一刀砍中了他的脖子,这才将他杀死。这些明军骑兵,实在太可怕了!
对于国服源右卫门来说,这些明朝骑兵就是噩梦般的存在,由此不难看出,战场上的明军确实让日军吃尽了苦头。
日期:2020-12-14 22:43:40
临近午时,明军仍在拼死搏杀,但日军人多势众,未能将其击退,李如松见情势危急,骑着战马,冲至明军阵前,与手下数十名骁勇将士,拉起弓箭射杀日军。见到李如松如此神勇,明军将士士气大振,继续拼死奋战,然而这毕竟是场兵力悬殊的战斗,两军厮杀,战况惨烈,如果继续僵持下去,明军将陷入更为不利的境地。
李如松当机立断,指挥部队撤离战场,他亲自殿后。不料,就在此时,惊险的一幕上演了,一位金甲倭将,指挥手下的士卒,嗷嗷叫地扑向李如松。
日期:2020-12-21 22:30:16
生死存亡之际,裨将李有升舍身相救,手刃数名日军,但不幸的是他被井上景贞手下的士兵钩落马下,惨死于乱刀之下。在日本足轻的装备里很少有钩子出现,这种古怪的装备是忍者常用的武器,因此有人推断这些人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忍者。
李有升,辽东铁岭卫人,骁勇善战,是李如松的家丁同时也是他的心腹爱将,常年跟随李如松南征北战。李有升的惨死,让李如松一时难以接受,悲痛让他完全忘记了眼前的危险,他跳下战马,面对着李有升残缺不全的尸首嚎啕大哭,而此时的日军正在步步逼近这位毫无防备的大将军,一位日军士兵的长刀甚至砍到了李如松身穿的重铠,此刻的李如松可谓命悬一线。
关键时刻,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李如梧和副总兵李宁即使赶了上来,几个人护卫在其身旁,齐心协力,奋勇杀敌,营救如松。李如梅不愧为神箭手,面对眼前咄咄逼人的金甲倭将,立即弯弓搭箭,将其射落马下,一箭毙命。
日期:2020-12-27 21:26:07
这位在《明史·李如松》中记载的金甲倭将身份不明,通常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是小野成幸或是安东常久,此二人皆为立花家重臣。小野成幸通称喜八郎,孙作,小野镇幸的堂兄弟。安东常久通称善右卫门,在侵朝战争中,两人均被选为先锋队长,共同率领立花宗茂的金甲精锐队。那么这批人所穿的金甲是怎么回事呢?在出征朝鲜的时候,立花宗茂特制了金箔押花桃型兜状的头盔,由于小野成幸和安东常久等人都身披金色战甲,头戴桃型金盔,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甲精锐队。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肯定这位金甲倭将就是小野成幸或安东常久,因为在立花家的史料中找不到任何相关的记载,所以这种说法还有待商榷。
另一个说法则认为这个被李如梅一箭毙命的金甲倭是小早川隆景的家臣井上景贞(井上五郎兵卫),此种说法出自《征韩伟略》、《鹿儿岛外史》,不过这个说法更不靠谱,因为井上景贞一直活到了侵朝战争之后。实际上,在朝鲜战场上,有大量金甲倭频频出现在不同的战斗之中。由此看来,这名金甲倭将的真实身份早已无从知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历史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