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是送人情又送到了屁股上、实际上是算计人的把戏眼瞅着要露马脚了的宋江急了,霸道总裁模样地恼羞成怒,“却又作怪”,这俨然是训斥的口吻,“你却如何这样说?”,这已经是责问的语气了。宋江之所以会如此一改往日礼贤下士、谦卑恭谨的姿态,本身就是刘邦入韩信军营时的故作镇定、虚张声势、反客为主,之前受花荣礼敬绝不还礼的理所应当,是为了印证自己在花荣心中的分量是否还依然如五六年前般没有变色、没打折扣,此时强硬蛮横的不给面子,则是要凭借不容置疑的权威姿态来打消花荣可能会产生的怀疑。
面对宋江带着训斥意味地讲解送人情的普世价值观,花荣没有对宋江的不怀好意产生猜忌,只是把此当成了一贯爱做及时雨宋大哥不过是不明此地实情犯下了无心之失,他耐心地以小弟的姿态向宋江解释缘由,“兄长不知,不是小弟说口”,先表示了自己绝无埋怨宋大哥的态度,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摆出了清风寨的特殊国情,文武不和。
花荣对自己对于清风寨重要性的认识是“这清风寨是青州紧要去处,若还是小弟独自在这里守把时,远近强人,怎敢把青州搅得粉碎”。青州的匪患猖獗是自己有意纵容的,如果不是不愿平白给别人送功劳,根本就不会是眼前的局面。处于盗匪横行的青州,武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花荣对自己的定位是准确的,对这个强塞过来后来居上的上司刘高是极度不满的,对自己敢于叫板刘高的底气是没有问题的。
花荣对自己的上级刘高的评价是“这个穷酸饿醋来做个正知寨,这厮又是文官,又没本事,自从到任,把此乡间些少上户诈骗,乱行法度,无所不为”。从花荣对高知寨的残害良民、贪图贿赂、乱行法度、勒索大户的不满上看,花荣的为官应该是比较本分廉明的,这和他是武官保一方平安、相对较为单纯的政治环境有关。那么问题又来了,一个正儿八经且有正义感的官,是因为什么对一个不入流且吃拿卡要的吏,心服口服、百依百顺、甘为马仔的呢?鲁达与宋江泾渭分明、武松与宋江分道扬镳,而花荣与宋江却始终志同道合,这本就说明,花荣与宋江本就是一类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做出养寇自重、无视群众死活的龌龊勾当来。所以,花荣这番貌似嫉恶如仇、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的正义之言,不过是出于被人抢了蛋糕后出于嫉恨的一面之词,这番评论里肯定夹带有不少的私人恩怨。总之,此时的花荣对自己现在的处境也是极度不满的,对这个朝廷的是非不分、用人不明是有怨气的。
花荣对自己和刘高的矛盾的认识是“小弟是个武官副知寨,每每被这厮呕气,恨不得杀了这滥污贼禽兽!”文武不和,特别是文武共管一方时矛盾就更突出,前有梁中书水泼不进大名府军界,此处又有清风寨正副知寨相互不服相互鄙视。从花荣的言语里看,二人的矛盾显然已经到了水火不容、你死我活、不可调和的地步。其实即便再不满意现任上司,顶多不配合、熬走他就是了,不至于到“恨不得杀了这滥污贼禽兽”的地步,显然对刘高不满的背后,是花荣对自己这个将门之后的待遇的不满。
花荣对宋江救刘高妻的行为的判断是,“兄长却如何救了这厮的妇人?打紧这婆娘极不贤,只是调拨他丈夫行不仁的事,残害良民,贪图贿赂,正好叫那贱人受些玷辱。兄长错救了这等不才的人”。此时的花荣是独立的(其实真正的花荣一直也都是独立的),所以,这判断是清醒而理智、精准而正确的。
宋江面对如此科学严谨的分析,是完全不讲道理地强作辩解,“贤弟差矣!冤仇可解不可结,他和你是同僚官,又不合活生世。亦且他是个文墨的人,你如何不谏他?他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贤弟休如此浅见”。表面上是宋江在指点花荣如何眼光放远地做官,其实是宋江有意欲盖弥彰地让花荣放松对刘高的戒心、放下对自己是个隐患的防患于未然。
完全占理的花荣被宋江绕地竟然说兄长见得极明,改日要找刘高说宋江的搭救之恩。这是花荣真被说服了吗?不是,这是一个粉丝对偶像的绝对拥护吗?也不是。“隐恶扬善,休如此见浅”,这是宋江给自己在清风山上所作所为的辩解,即便撇去宋江要陷花荣的算计,偶像般存在的大哥也是不会轻易承认自己错误的。摆事实讲证据他不占理,他就会站在道德的高地,跟你谈讲政治顾大局。哪怕这个错误会给你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你们也得睁眼说瞎话地维护大哥的绝对正确。
你与刘高是死对头,你收留的大哥是通缉的逃犯、还和清风山土匪混成了一伙,还掌握了人家最见不得人的绿帽子,刘高不咬死你,才奇了怪。可惜,为了顾全大哥的面子、维护大哥的权威,掉脑袋的风险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地装糊涂了。这就是表面的花荣,一个标准的死忠粉,当然,这只是表面。
日期:2020-07-25 17:20:48
关于宋江故意被刘高妻发现拿住的解释修订。
4、自投罗网
腊尽春回,元宵节近。清风寨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土地大王庙内,逞应诸般社火。家家门前,扎起灯棚,赛悬灯火。市镇上,诸行百艺都有。虽然比不得京师,只此也是人间天上。一个小小的清风寨镇元宵花灯就如此热闹,可见宋朝的市民文化与市井经济是何等的繁荣。宋的衰亡完全是一派繁荣下的突然休克,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与警惕的内部糜烂。
表面看完全乐不思蜀的宋江,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逃犯的身份,他丢掉了自己老江湖的谨慎与低调,逛元宵、赏花灯,不顾自己矮挫,哪里人多往哪挤,看跳鲍老看得呵呵大笑,硬生生地撞到了刘高妻的枪头上。这表面看起来的意外,其实都是宋江盘算好的按部就班。元宵节赏灯,知寨夫人肯定要出来凑热闹的,哪里人多、哪里热闹大,自己就拼命往哪挤,看似意外的碰上冤家路窄的刘高妻,不过是宋江让拖累花荣看起来不是个阴谋罢了。
“恰似皂雕追紫燕,正如猛虎啖羊羔,拿宋江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一番审讯,“大落落的做在中间交椅上,由着人家叫大王”的事实赖不掉,救人下山的人情,刘高妻不敢听你说,一番痛打,给宋江定了个郓城虎张三的诨号,下在大牢。一切都在宋江的算计之中。
日期:2020-07-25 17:33:15
5、信手拈来的小手段
宋江被捕,花荣听知后大惊,但还不愿与刘高撕破脸,他用恭谨的语气给刘高下书,乞求刘高给点面子。但刘高与花荣的矛盾已积累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文官牛气哄哄的宋朝,刘高自然不会把花荣放在眼里。在没有和花荣通气的前提下,宋江竟然出其不意地诈称自己是“郓城张三”,偷笑一把,宋三对那位给自己戴了绿帽子、还咬住自己死磕的小白脸张文远,也真是念念不忘的恨之入骨,这时候都不忘败坏一下这对头的名声。当然宋江这主要还是有意在给花荣挖坑,让浑然不知的花荣在刘高手里留下实打实的把柄。果然,这个信手拈来的小手段,宋江口里的郓城张三与花荣信里的济州刘丈的对不上口,就成了花荣有见不得人的勾结土匪的铁证。
理直气壮的刘高不给花荣面子,可惜,刘高低估了花荣与宋江的感情,忽略了花荣怒火喷发的杀伤力,当然确切的说应该是,我们都看错了花荣与宋江的关系。
日期:2020-07-25 17:53:16
关于宋江被花荣救出却要独自去清风山的分析修订。
7、低估对手的代价就是赔上自己
被花荣动粗抢救回来的宋江,主动居安思危,料定刘高不肯罢休,决定自己连夜去清风山躲避,好让花荣矢口抵赖、没有人赃,公然劫狱的反政府罪,就可大事化小成文武不和相互斗殴违反组织纪律的小错。宋江的这个预判是没毛病的,身在官场的花荣,此刻最大的软肋就是既是逃犯又疑似匪首的自己,把自己藏到对手拿捏不住的地方,花荣自然就安全了。这表面看起来是为花荣考虑的周密,其实不过是宋江继续拉花荣下水的算计。
虽然,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一招鲜还真未必就能吃遍天,在江湖上智商开挂的宋江,跟庙堂里的大小人物过招,从来都是吃亏败北的结局。但这次看准了问题关键、却没有为自己安全到达藏身之地制定万无一失方案的宋江,他独身一人就上路的糊涂,绝不是再次献丑,绝不是低估了刘高的智商才犯了致命的错误,而是要再次把自己送到刘高手里,而且是要瞒过花荣的送到刘高手里。
感觉良好地低估对手,往往是阴沟里翻船的病根所在,显然这是花荣犯的错误,而非宋江。吃了瘪的刘高,脑壳子终于开窍了,做人得扬长避短,自己一个靠谋略算计吃饭的文官,抽哪门子风去和四肢发达的花荣比拳头呢?他稍一寻思,就算准了宋江必定会连夜上清风山,立即做出了最正确的决断,一面于路口设伏悄悄捉拿宋江,一面暗地使人连夜去州里告发花荣。
避敌锋芒,暗操胜券,借刀杀人,政治斗争,这才是你文官该用的手段嘛。宋江被擒,悄悄地被擒,花荣的不知,这就是宋江要的结果。胜券在握的刘高选择了以静制动稳住对手,情报系统为没有的花荣乐得清闲,傻乎乎地活在鼓里,不知危险将至。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