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7-07 21:43:22
您注意,周先生到这儿都没毛病,关键是后面他举例子:“弄璋,是给一块美玉为玩物。璋极难得,生女则只好给一块“瓦”—这就证明,古人视陶件为人造之石了。”
拜托!生个女孩在当时是叫弄瓦,这没错。但是弄瓦就是给块瓦玩,让她将来干泥瓦匠去?现在有几个女孩子干这个的?找乐呐。这个“瓦”其实指的是纺线用的纺锤,跟上房揭瓦的瓦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个不得不说是周先生一个大笑话。
日期:2020-07-07 22:19:38
最后再说一个俞平伯先生的,他提出黛玉教香菱作诗一段,说:“平声对仄声,实的对虚的,虚的对实的。”俞平伯先生认为这个不符合作诗的要领,肯定应该是实字对实字,虚字对虚字。所以黛玉说错了,归根结蒂是曹雪芹先生笔误。但是俞平伯先生又说“各本皆同”。一样的错误,这么多点校、批评的人物都没发现?这个已经有很多文章讨论这个问题。这里面我比较认同的是:前面平声对仄声,指的是两句之间的字。这个实的对虚的,虚的对实的。这个说的是两句话的意境,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这个算虚的,实的是后面这句“柳暗花明又一村”。两联之间也可以这么对,比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这个是虚的,要说的实的是尾联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所以俞平伯先生挑的这个毛病不尽合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