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仙胎泥,从年久的庙里神像身上刮下的胎土。仙胎泥亦有辟邪扶正,引仙相助一说。
③雷电在五行中属金(只因电闪雷鸣后才下雨,雨为水,金生水,那么雷电自然属金),而天罡阳木钉中藏有仙胎泥,其性属土,五行中土生金,故可引来雷电。
日期:2015-06-24 01:01:00
番外篇
第一讲夜游神
许多神话影视剧集中都会出现“夜游神”这一角色,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夜游神到底身居何职,位列仙班第几。实际上,神话中的夜游神的职责类似于古代的巡查御史。二者不同之处是,一个吃皇粮,一个食香火,一个替天子狩牧,一个代天帝巡查。过去的巡查御史是皇帝的亲信,被派往各地监督地方官吏,体察民情,受理群众举报。而夜游神则是天帝的耳目,被派往人间监督各路神仙,向天帝汇报人间世态,偶尔也诛邪铲妖,施善于人。例如,某地持续干旱,夜游神就会上呈天帝,那么龙王便会被问责;某地民风恶俗,治安混乱,夜游神则会上呈天帝,那么文功武治二星君便会受罚;某地土地贫瘠,山穷水恶,颗粒不收,夜游神便会上报天帝,而后山神土地就会吃板子;某地游魂厉鬼作祟,阎王门神便被苛责。再如,人间某处生了妖孽,夜游神通常会附在人身,诛妖铲奸。人间的巡查御史和神话中的夜游神虽职能相近,但待遇却相去甚远。巡查御史职拜二品,夜游神则仙班倒数,排位仅高于土地、山神、灶王爷之类。究其因有二,一是夜游神虽司巡查之职,但道行浅薄;二是夜游神中直刚正,不通情理,被其他神籍排斥。夜游神不是只在夜间出没。因其飘忽不定,神出鬼没,乃唤作“夜游神”。以上论述是根据古代某些奇闻异志得出的。
我在内蒙农村长大,那里关于夜游神的流传甚广。据说,夜游神白天会以红色龙卷风的形式现世,夜间则会化作顶天立地的黑影行游。因此,当地认为白天遇旋风,夜间逢高影是大吉大利之事。常听长辈说,如果夜间遇到高大巨影,要即时向其高呼你的心愿,若所求不过分,愿望多半会实现。我曾亲眼看到,东村供销社王家儿子的手指在几天里长长了一大截。后来听外婆说,王家儿子夜遇一高大黑影,欣喜若狂,便伸手向黑影索要财物,由于当时太过激动,竟忘了言语,只是一味地伸着十指。结果,王家儿子的手指爆长。大概是是夜游神搞错了,以为王家儿子想要变长手指。当然,这都是坊间笑传。王家儿子的手指到底是怎么突然变长的,到现在都没人知道,可能是得了某种疾病,或者是激素失衡。
最后,我要强调,看帖不回,可能夜间尿床。有句话怎么说的?天下没有无私的给予。回帖,以示尊重,多谢。
日期:2015-06-25 02:35:00
番外篇
第二讲 眼
我们都有眼睛,你对自己的眼睛了解吗?
世有六眼,即法眼,天眼,慧眼,冥眼,中阴眼,凡眼(肉眼)。法眼、天眼不可得,剩下的四类眼则藏在这芸芸众生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肉眼凡胎,只有极少数人怀有冥眼、中阴眼。至于慧眼,那更是百年难遇。
慧眼者,能明是非,可断虚实,辨识正邪,来龙去脉了然于心。据说宋朝的包文拯天生慧眼,成就了他日断阳,夜断阴的传奇。传闻包拯出生那晚,皓月当空,夜如白昼。当产婆接过包拯的刹那,不禁傻了眼,这是个什么怪胎!只见他生的面如黑炭,双目瞪圆,额前竟有一块月牙胎记。左邻右舍以为不详,无不争相避之。包拯自由孤寡,由兄嫂带大。成年后的包拯满腹才华,聪明绝顶,更有一身断案如神的本事。包拯屡破奇案,备受皇上赏识,最终官至宰相。谁曾料到,当年的怪胎,竟是如此人物。包拯一生清贫淡泊,为人忠正耿直,铁面无私,加之断案如神,被百姓称为“包青天”。包拯夜宿,每过子时,额前月牙竟明亮如烛,通透似玉,左右侍从无不称奇。巅峰时期的包拯,兼任开封府尹,专司刑司。大宋定都开封,开封府尹一职历来都由太子兼任,由此可知包拯深受皇恩。任职开封府尹后的包拯,专门设了四把铡刀,曰: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阴司铡。龙头铡用来行刑犯了死罪的皇亲国戚,虎头铡用来行刑佞臣宦官,狗头铡用来行刑作恶多端的匪霸。有个叫陈世美的穷书生,人长得俊俏,颇具才华,有妻又有子。在贤妻秦香莲的鼓励下,陈世美进京赶考,金榜题名,成了天子门生。高中后的陈世美,在帝都锦衣玉食,早已忘了家乡苦寒贫守的贤妻。仁宗见陈世美年轻俊朗,又有才华, 有意召其为驸马,便询问其家室。陈世美谎称自己尚未成婚,仁宗大喜,便将自己的妹妹下嫁陈世美。不知真相的秦香莲携子进京寻夫,万般打听下,才知丈夫已为驸马。秦香莲上府探夫,竟被府役轰出。
万般无奈的秦香莲,只好擂鼓开封府,状告其夫陈世美。得知事态的陈世美,为掩盖自己的丑事,心生歹意,竟差人在夜里火烧秦香莲的住宅,杀人灭口。岂料上苍有眼,秦香莲那夜并未回家,而是暂住开封府。包拯经过一番明察暗访,终于锁定真凶陈世美,便将其对质公堂。陈世美装疯卖傻,一口咬定自己不认识秦香莲,更不曾纵火杀人。包拯差人将陈世美的旧居乡邻唤至公堂对质,陈世美亦矢口否认。最后,陈世美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竟要求包拯对质金銮殿。包拯深知仁宗偏爱陈世美,如若对质金銮殿,恐生变故,盛怒之下,用龙头铡将陈世美截成两段。仁宗赶来,为时已晚,只能责骂包拯无情。这就是《铡美案》一说。至于阴司铡,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包拯所设阴司铡,并不是用来惩戒犯人,而是用来斩杀恶神厉鬼。曾有游道游僧经过开封府,见府顶青云笼罩,紫气升腾,游僧感叹道:“此必有非凡仙人!”此时正好包拯经过,游道远远望着包拯惊讶道:“此人虽身着素衣,却紫气缠身,非富即贵。我观他怒目威容,眉高须扬,又生的月状慧眼,万里无一,必是能断阴阳之辈。”某年,城中数十童男丢失,百姓擂鼓开封府。包拯连查数日,终无所获,怒曰:“鬼神作乱乎?”说罢,包拯打道回府,紧闭窗门,卧榻而眠。夜间入梦,包拯神游至东南方,乃见一山洞,洞中躺有百具孩童,面色发白,奄奄一息。孩童边上,有一首生两角长须之怪,口含孩童阳根,正在吸食精血。包拯见状,怒目而曰:“何方精怪!天道王化之下,行此恶作,包拯定不饶你!”精怪听罢,腾空而起,竟化作一条乌龙直冲包拯。就在此时,只闻一声霹雳巨响,空中飞来一把巨型铡刀,将那乌龙一铡为二。清晨,衙役来报,说是府堂中的阴司铡竟流出滚滚鲜血。包拯谓左右曰:“此乃虬龙血,服之可补阳精。”随后,包拯率众人往东南行,果见一山洞,洞中藏有童男百人,皆毫无生气。包拯命人煮了虬龙血,分给众童喝。不久,孩童悉数痊愈,百姓无不称奇。仁宗时期,北宋与大辽连年战火,死伤无数,已是国弱气衰。某年,衙役来报,开封城中每夜都有数十人无辜而亡,极不寻常。包拯以为瘟疫,令医师为死者作诊。医师乃告,此非瘟疫之病兆。包拯怒曰:“即非天灾人祸,乃为何?小鬼作乱乎?如此下去,开封岂不空城?”是夜,包拯神游至阎罗殿,乃知始因。原来,宋辽开战,阎罗殿“鬼满为患”,故大开鬼门关,使得恶鬼人间作乱。包拯怒斥曰:“今小鬼作乱,阳间大不太平,久之,岂不为阎罗殿第二?”包拯之言,声声霹雳,使得阎罗殿大为震颤。判官脸色大变,立刻关了鬼门关,事态平息。慧眼者,莫如包文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