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9-22 00:11:00
番外篇
第十二讲 良驹
常言道,路遥知马力。也就是说,判断一匹马的好坏,只要拉出去遛一遛就知道了。事实上,马好不好,不能单从速度和耐力上判断。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很大程度上,马的好坏决定于人的眼光。唐朝的玄藏法师,自幼四川出家,为求真经不远万里西行求法。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们对路线、方向认知有限,因此,玄藏西行走了很多弯路。他先从四川到甘肃敦煌,再由敦煌转到西域(新疆、哈萨克附近),再由西域南下经西藏边界到达尼泊尔,最后进入天竺(印度)。依今天来看,玄藏完全不必走那么多弯路,只需从四川直接南下经云南、缅甸抵达天竺。玄藏法师九岁于四川大慈恩寺出家,后又到长安求法。玄藏在长安听闻天竺有佛经大法,遂发宏愿,去西天求法,不得真经绝不东移一步。要去西天,马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玄藏在长安买了一匹壮硕之马,打算乘其西去。就在此时,以为老头阻止了玄藏。老头说,玄藏的马虽然壮硕,但西域路途坎坷,沙漠纵横,不适合壮马奔走。于是,老头拉来一匹又小又弱的老马,对玄藏说:“此马虽颓,然其耐力非凡,常随老夫往来于荒漠山丘只见,老马识途矣!”于是,玄藏拿自己的壮马与老头的瘦马做交换。烈日当头,玄藏迷失在西域沙漠之中,口干唇裂,饥渴难耐。玄藏渐行渐远,望着茫茫戈壁滩,仰天长叹:“佛不助我兮?”然后,玄藏昏厥过去。玄藏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弥留之际曾见到菩萨光环。等到玄藏醒来,发现自己置身一片绿茵之中,身边有一潭湖水,水草丰盛。玄藏知道,这是老马带他来的。于是,玄藏更坚定了西去的决心。以至于多年以后,玄藏回忆西行之路时,一直认为当初的换马老头是菩萨。西域曾有国王想留住玄藏作国师,玄藏绝食以对,国王无奈只得放行。总之,玄藏历经劫难,终于取得真经。回到大唐后,李世民要玄藏写西行回忆录,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李世民对《大唐西域记》爱不释手,对里面的国度和风俗很是好奇。实际上,《大唐西域记》是当时朝廷对外界世界认知的依据,也是一种情报。后来,李世民派李靖将军灭了西域诸国,并设管辖西域的督护府。玄藏的《大唐西域记》为李世民提供了不少情报。今天从新疆挖掘出来扁头古尸,考古学家以为那些尸体生前遭遇了酷刑,脑袋被挤扁。实际上,《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西域有个国度风俗奇特,人人生来便头戴木质扁帽,使得脑袋长成了扁状。总之,玄藏对中国的佛学、经史学有着极大的贡献。正是因为玄藏,中国佛教才开始研修大乘佛教(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可以吃荤,不比严格持戒律,有些小乘佛教徒甚至能有妻有子。西藏佛教多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则严格持戒律,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不饮酒食荤、不诓语,玄藏西行所取之经便是大乘佛教经文。习大乘佛教成佛,习小乘佛教成罗汉。)。而玄藏的这番功业,离不开那匹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