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8-04 21:37:00
续正文----------------------
而对于孙权的称臣之举,曹丕曾下诏让群臣讨论其中的利弊,结果魏国朝廷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属于多数派,也就是大部分的朝臣都主张答应孙权,不过也有少数人持反对意见,例如侍中刘晔。
刘晔针对此事讲了很长的一段话,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先提醒曹丕,孙权并非真心求降,而是受形势所迫,担心遭到魏蜀合击才不得已做出的权宜之计,因此,最利于本方的策略就是趁火打劫,从速发兵江南,与刘备平分吴地,到时候吴亡则蜀孤,再伐蜀就容易多了。
然而曹丕马上摇头表示不允,并有些迂腐地说,人家既然已经愿意归顺了,怎么能反过来落井下石呢?要知道刘备才是我们的头号敌人,与其行不义之举伐吴,不如趁刘备出征之际伐蜀。至于孙权,索性就给他封个吴王如何?
刘晔一听急了,当场又提出异议:
没错,乘着吴蜀相争之际,理论上打谁都可以,但实际上吴近蜀远,我们何必要舍近求远呢?再说就算接受孙权的求降,也不必封他为王,顶多封个十万户侯行了,为什么要拔高其地位,这么做只会为虎添翼,增加将来对吴用兵的难度而已。
平心而论,刘晔的话不无道理,当时确是一个极好的伐吴良机,可惜他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曹丕始终执迷不悟,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