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7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6-01-01 22:31:21

总体而言,楚怀王不是传说中的傻瓜,他确实有一点聪明,但他也只是有一点聪明而已,他的聪明没有达到自己评估的那么高水平。造成问题扩大化的因素是他的身份,他是国君,他身边的人里面,有人敢当面指出,其实你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聪明吗?从来都没人敢对他说出这一句实话。相反,大家都对楚怀王奇特的个人爱好中表现出来的智商赞叹有加,一片颂扬之声,而对他的不足之处则假装看不见。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他真以为他的判断永远高人一等,不会出问题。他不知不觉的逐渐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他只是个凡人,而这个世界太复杂,就算他具备这方面的特长,这个世界上也总会有一些假象呈现的方式过于曲折隐晦,以至于他也无法看穿;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真相隐藏的程度过于深入难解,以至于他也发掘不出来。

楚国和秦国结盟的结果是,它在战争期间被秦国从背后捅了一刀,齐国和秦国结盟的结果是,它的大人物孟尝君被秦国下黑手,因此,大家都认为秦国是一个颠三倒四,前后错乱,无法预测,而且胆大妄为,没有底线,什么过分的事情都做的出来的国家。楚怀王的看法却与众不同,他认为,秦国的领导人楚系外戚是理性的,他们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秦国做事也是有底线的,它的底线就是国家利益,不应该把秦国看成一个横冲直撞,碰见谁都想咬几口的街头小混混。孟尝君在秦国的时候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楚怀王不知道,但是,关于大家都难以理解,也难以原谅的垂沙之战中秦国临阵背叛楚国这件事,作为楚国最高领导人,楚怀王知道一些不方便说出口的内幕情况,垂沙战场上的楚军实力微弱,如果秦国真的来援助楚国,它会把自己也给搭进去。秦国的观察力很敏锐,看出了实情,它突然用这样的方式背叛楚国,讨好齐国,其实是最符合它国家利益的行为,楚怀王完全可以理解。

日期:2016-01-10 22:30:21

楚怀王又开始想,既然秦国的目的很明确,是在维护它的国家利益,那么,和孟尝君闹得不可开交后,讨好齐国的行动以失败告终,这时秦国怎么做才符合它当前的利益呢?当然是尽可能和更多的国家搞好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抵抗三国联军,所以秦国刚刚提出的和谈要求,应该包含了一些诚意在里面。那些劝他不要去秦国的人多虑了,楚国是历史上和秦国关系最好的一个国家,自己是楚国的国君,如果秦国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出手危害自己的安全,做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其造成的国际影响之恶劣是难以估量的,今后哪个国家还敢真心的和它交好,结盟呢?恐怕日常的外交活动大家都会变得提心吊胆。秦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除非是有助于它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否则它不可能这么做。

秦国要求楚怀王亲自参与谈判的提议显得很突兀,手段也蛮横无礼,而且还有孟尝君的前车之鉴,根据常识大家得出结论,去秦国有危险。楚怀王却偏偏认为,大家看到的只是浅层次的假象,他看到的才是位于深层次的本质真相,根据自己看到的这个“真相”,他得出结论,去秦国不危险。从方向上来说,他的判断并没有错,秦国的每一个行动都是为了维护它的国家利益,这的确是真相。可惜的是,这只是部分真相,他只看到了真相的一角,而不是全部的真相。秦国一个间谍打入齐国最高层,秦国实施借势策略,它把国家利益寄托在齐国的齐闵王身上,而绑票楚怀王可以巩固齐闵王的地位,增加齐闵王的权力。齐闵王怎么说都是国王,他原本就具备一些权力基础,再加上这一点权力之后,说不定他就能够在紧要关头拉住孟尝君打向秦国的铁拳,拯救秦国,这难道不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吗?关键问题在于,判断出陷害楚怀王和追求秦国的国家利益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难度实在过高,楚怀王还没有聪明到这种水平,但他自以为他是最聪明的,足以看出全部真相,他犯下的这一错误是致命的。

日期:2016-01-11 22:38:12

也许还有另一个事态促使楚怀王下定了最后的决心。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昭睢,屈原这些人苦口婆心的阻止楚怀王的时候,他们肯定会着重强调秦国是一个心狠手辣,无情无义,不可理喻,不守信用的国家,去这样的国家谈判没有意义,而且还很危险。为了更形象的说明秦国有多坏,个别人可能还用齐国的表现来进行对比,齐国曾经自愿帮助楚国吞并越国,后来,在楚国已经无力抵抗的情况下,它只要求得到一个太子横就停止了对楚国的攻势,齐国表现的非常仁慈宽厚,讲道理,守信用,好说话,相比之下秦国就是个野蛮国家。听到这些话楚怀王的心里开始嘀咕了,如果秦国这么坏,齐国这么好,那他当初决定把盟友从齐国换成秦国岂不是蠢到家了吗?自己是国君,为尊者讳,没人敢直接指明自己的错误,说这些话的人是在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绕着弯子来间接的批评自己,他们不是真心在为自己的安全着想,他们是在把楚国衰落主要责任人这顶脏帽子悄悄的安在自己头上。他又一次看到了他所认为的“真相”,所以别人越是劝他不去,他越是固执的一定要去,他想证明批评他的人都错了。

楚怀王的故事让我想起两句俗话,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善泳者溺于水。当别人都不敢下水的时候,楚怀王敢,是因为他习惯性的认为他的眼光比所有人都深刻,已经透过水池中的水看到了真相的池底,而事实上他没有,这一次,假象的水太深了,深的超乎想象,他看到的地方可能比别人深一些,但还没有到达池底,等下了水之后他才震惊的发觉根本站不住脚,很不幸,他淹死在了里面。楚怀王不明白,洞察一切事物的真相,不仅他做不到,尘世间也没有一个凡人能够做到。对于这个纷繁复杂奇妙的世界,他缺乏一份敬畏之心,缺乏谦逊的态度,这是他的性格弱点,而性格决定了命运。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