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是一个意志顽强的实干家,他积累了丰富的战斗和航海冒险经验。他还学习了拉丁文,阅读研究大量的天文学,地理学和历史学书籍。作为一个缺乏系统性培训的人,哥伦布并没有达到一个学者的标准。这些自学成才积累的知识,却给他带来了一系列坚定的观点,尽管这些观点在学术标准而言是明显错误的,但是哥伦布却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地球是一个圆球体,这是中世纪西方学术界的常识,可敬的彼得在732年前后所著作的【关于时间的思考】就是基于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前提展开的论证。但是西方学术界并不是以圣经为依据而得到的这个结论,这其实是古希腊时代的学者们就已经掌握的知识,中世纪的天文学体系就是建立在地球是个圆球体的这个前提之上的。
局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西方学术界对远东的实际地理情况缺乏第一手的调查研究,当时学术界对欧亚大陆最东端的跨度,日本和中国的具体地理位置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偏差。但是这些偏差和哥伦布的偏差比较而言,并不离谱。当时大家都不知道,在日本和西方世界之间,还存在着一大片陆地。
从加纳利群岛起航向西,要航行多少海里才能到达印度?哥伦布计算的海上距离居然只有2500海里左右,事实上这段直线距离是10,000海里以上。造成这样大的误差是因为哥伦布的计算方法里犯了许多错误,他最明显的一个错误,是误读了阿拉伯学者的天文和地理学书籍。阿拉伯人使用的“里”和罗马人使用的“里”是不同的长度,阿拉伯里比罗马里要长。但是当葡萄牙学者指出他的计算错误的时候,哥伦布并没有修正自己的计算,他还固执地相信他的算法是成立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