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然背对他们,与他们无声对峙。
半晌,才从身后传来一声低不可闻的回答:“是我,对不起纳阳,我们……”
我没有听下去,大步走进楼外已沉沉落下的夜幕里。
日期:2014-09-05 08:28:00
3
燃烧的痛苦,又一次在我身上降临。
看不见尽头的虚空,只有远方的一线光亮,我咬紧牙关,奋力向那里走去。
光亮像火焰一样跳跃不定,不知何时幻灭,我忍受的苦楚已至极限,就要爆炸了,我就要到达火焰的根源。
我看见了!火光照亮了!
书房里柔和的光线撑开眼皮,我回到现实中,梦里段璇扭曲痛苦的脸还留在我的脑海里,飘忽不定。
这一次的梦境尤为真切,直到我醒来后很长时间,身上的皮肤都还感觉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滚烫。
以往的经历告诉我,我若在看清了梦中之人,意味着又一条生命就快要离开人世。
段璇,是死神的第四个猎物。
虽然仍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具备了这项预知死亡的超能力,但另一桩命案的发生看似不远了,无论如何,我必须要阻止!
从纳阳家拿来的播放器摆在我面前,电源灯顽强的亮着,林鸢的录音原带就插在里头,只要按下播放键,我就会听到林鸢清澈如水的声音。
到家已经一个多小时了,这段录音我已经听了三遍,什么都没有想,只是静静地听。
林鸢的声音,时隔两年后,又在我耳边响起,每听一遍,都会让我泪流满面。
日期:2014-09-05 08:29:00
这一次,我不能再让死神夺走任何人,即便是背叛了纳阳的段璇!
侧身从包里掏出那本薄薄的《天问今解》,翻到林鸢框下辞句的一页,同时按下播放,悠扬的古琴乐响起,第四遍。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在每周一下午两点收听由林鸢带来的《中华诗话》,希望深刻隽永的诗词能带您暂时逃离城市的喧嚣,无论此时您身在何处,无论此时您在做何事,都请让老朋友林鸢来带您走进诗词的境界,给疲惫的心灵充一充电。
“上一周我们已经走进了屈原的心灵,走进了楚辞《天问》的世界,现在,林鸢将带大家再次品味一些回味悠远的辞句,在《天问》中,寻找答案。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我再一次紧张起来,这是《天问今解》上林鸢框下的句子,接下来她还会告诉我什么?
夜很深,真相很近。
“关于《天问》的探讨我们在本周就进入了尾声,下周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篇章,欢迎准时收听,这里是《中华诗话》,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林鸢,听众朋友们,下周再见。”
第四次播放结束,伴着录音带的空转声,我在《天问今解》上画好了最后一个框。
我找出记事本,按照学术界关于《天问》的研究划分惯例,把林鸢在节目中提到的辞句以四句为一阕,两阕为一个部分抄录下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得到以下内容:
日期:2014-09-05 08:31:00
1,圜则九重,(圆形的天体有层叠九重,)
孰营度之?(谁人才能把它环绕测量?)
惟兹何功?(这样的天体有什么功用?)
孰初作之?(谁人最初把它制作而成?)
斡维焉系?(运旋天体的大绳系挂在何处?)
天极焉加?(绳子的另一端系在哪里?)
八柱何当?(支撑天空的八根柱子面朝何方?)
东南何亏?(东南方的大地又为什么缺损不齐?)
2,出自汤谷,(太阳早晨从汤谷升起,)
次于蒙氾,(夜晚降落于蒙汜之地,)
自明及晦,(从黎明到夜幕,)
所行几里?(太阳走了多少行程?)
夜光何德,(夜晚的月亮有什么德能,)
死则又育?(竟能在缺失之后又重生?)
厥利维何,(这样会有什么好处,)
而顾菟在腹?(竟让蟾蜍住在它的的腹中?)
3,九州安错?(九州大地是怎样来放置?)
川谷何洿?(川谷中为什么低洼凹陷?)
东流不溢,(万水东流入海而不满溢,)
孰知其故?(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东西南北,(大地的东西和南北,)
其修孰多?(两者的长度是谁更长?)
南北顺堕,(如果说是南北较为顺长,)
其衍几何?(究竟又长出多少?)
4,日安不到?(太阳之光哪里照射不到?)
烛龙何照?
(烛龙的双目何以照耀一方?)
羲和之未扬,(日神羲和尚未扬鞭启程,)
若华何光?(若木之华又何以放射光芒?)
何所冬暖?(什么地方冬季温暖?)
何所夏寒?(什么地方夏季寒凉?)
焉有石林?(什么地方岩石成林?)
何兽能言?(什么野兽口出人言?)
日期:2014-09-05 08:33:00
5,焉有虬龙,(哪里有独角的虬龙,)
负熊以游?(背负着熊仔遨游嬉戏?)
雄虺九首,(那雄性的九头虺蛇,)
倏忽焉在?(眨眼间跑到了哪里?)
靡荓九衢,(靡萍伸展九岔的枝桠,)
枲华安居?(枲麻在什么地方开花?)
灵蛇吞象,(一条蟒蛇吞吃了大象,)
厥大何如?(它的身体该有多么巨大?)
6,黑水玄趾,(把足趾染成玄色的黑水,)
三危安在?(流经的三危山今在何处?)
延年不死,(那里的人们能够长生不老,)
寿何所止?(他们的寿命何时才能终止?)
鲮鱼何所?(那鲮鲤鳄鱼在什么地方?)
鬿堆焉处?(食人的鬿雀又在哪里?)
羿焉彃日?(大羿是怎样射中太阳的?)
乌焉解羽?(金乌又是怎样羽落身亡?)
7,白蜺婴茀,(白色的霓虹,彩云的璎珞,)
胡为此堂?(嫦娥为什么穿上这样的衣裳?)
安得夫良药,(她的丈夫大羿得到不死良药,)
不能固臧?(为什么不能隐蔽的收藏?)
天式从横,(天道是阴阳纵横交错,)
阳离爰死,(若阳气离散便会死亡,)
大鸟何鸣,(巨大的神鸟金乌为什么哀鸣?)
夫焉丧厥体?(它是怎样把身体丧失?)
日期:2014-09-05 08:37:00
4
现在看起来,丁启祥、方武和乔纳阳的血案,凶手那些无法解释的行为,并不只是秦澈所说的变态心理那么简单。看着面前这几段《天问》的辞句,我想我已经破译了凶手通过死亡密码来传递的信息。
没错,他在写一首,鲜血淋漓的,《天问》!
在丁启祥案中,留在现场的凶器皮尺,尸体倚靠在盘古壁画之下,所表达的正是: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那么在接下来的方武案中呢?我在笔记本一旁写下方武之死的两个主要疑点:
第一,本可直达杀人地点,却带方武绕行闵行区;第二,在大同山溪和崖上摔死方武。
绕行一圈?我闪电一般转头看向《天问》的辞句,目光在“出自汤谷,次于蒙氾,自明及晦,所行几里?”这一句上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