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的历史和华国的历史并不尽同,时间点也不同,他删改了不少内容,替换上了这个世界的典故。
为了让典故具有代表性,又能朗朗上口,凌蔚改稿不下百次。
后来经过赵昭、于铮作序,很快就推广开来,但因觉得凌蔚当时名声太浅,并未将他是这两篇启蒙文作者的事公开。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是在这两篇启蒙文已经在晏朝传开了,已经被人认可之后,再把此文是凌蔚所做的事公开,这样就不会有人因为质疑凌蔚的年龄,而抵制这两篇启蒙文了。
而那时候,凌蔚肯定已经比那时声望更高。
现在《三字经》和《千字文》已经在所有官学推广,是蒙童不可不学的内容,甚至考童生的时候还会考到,其地位已经不可动摇,现在就算有人质疑凌蔚,也不会质疑这两篇文。
不过凌蔚虽说年纪不大,这些年的功劳和声望已经比许多朝中老人更高了。主持了科考之后,他在读书人中的声望也节节拔高,已经从想超越的人,变成了只可仰望的人。
他所编纂的启蒙书籍,说不准更让人信服。
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像凌蔚一样,少年得志?
“原来是凌侯爷,怪不得……”听的人赞叹道,很快就把这消息传开了。
“凌侯爷如此才华,若是此番遭遇不测,是我晏朝巨大损失啊。”众人纷纷道,对刺杀事件幕后之人更加厌恶。
太子微笑,果然瑾堂说得对,有时候一句“无心之话”,就能造成巨大的印象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