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魏延的矛盾,无法解决,因为魏延对诸葛亮永远是口服心不服;杨仪与魏延的矛盾,更无法调和,这俩人势同水火,无法相容。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魏延与杨仪都不是问题,可如果哪一天诸葛亮不在了,这问题可就大了。这一点不要说诸葛亮,就连东吴的孙权都看出来了。有一次费祎出使东吴,孙权对费祎说:“杨仪、魏延,皆为牧竖小人。二人虽常有鸣吠之益于时务,但既已任之,其势必不得为轻,若一朝无诸葛亮,二人必为祸乱矣。”
费祎一时愕然不能即答。
如何才能避免魏延、杨仪为乱呢?诸葛亮不能不思考这个问题。他生平不弄险,这次他不得不冒一次险。他病了却不撤兵,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命将不久。如果撤了兵,魏延的问题将无法解决。可如果自己死在军中,司马懿闻讯追击蜀军会很危险。为此,他做了最周密的部署,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费祎和姜维。
魏延像(图0117)
一切都如诸葛亮所料,当费祎把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以及退兵安排告诉魏延时,魏延马上就变了一个人,俨然他就是全军统帅。他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魏延这话是什么意思?第一,丞相死了,诸军都该听他的。至于丞相的遗命都不算数了。第二,他不可能为杨仪断后。综合起来一句话,他要窝里反,要夺权。费祎早有准备,假意听命于他并与他商量应当如何,然后表示“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然后脱身而走。等魏延反应过来,想追赶已来不及了。于是杨仪按照诸葛亮的吩咐,诸营开拔,有条不紊地撤退,魏延不听由他。魏延听说大军开拔,急率所部赶在前面,所过烧绝栈道,阻挡大军撤退。王平斥责魏延说:“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明白了真相,魏延部众一哄而散,魏延只带着儿子和几个从人逃命。马岱奉命追赶,最后将魏延斩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