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02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21-04-01 00:36:30

援救西川之战大获全胜后,李晟、曲环二位大将不日凯旋回朝,对这一结果最高兴的有二人,一个是皇帝唐德宗,另一个就是宰相杨炎。杨炎对李晟是打心底的欣赏,一来是因为李晟确实能力过人,此战仅凭四千兵力,一举歼灭敌军十万,很是替他这位举荐人长了脸;二来则是因为李晟不止仗打得好,而且还长得好,是个身高六尺、仪表非凡的美男子。用今天的话来说,李晟就是个典型的“高富帅”。杨炎这位新任宰相用人有个特点—极度看重外貌(颜值控),如果一个官员长得好,他就会对其另眼相看,提拔起这类人来往往不遗余力;而如果一个官员长得丑,对不起,绝不仅仅是无法升迁这么简单,甚至会有杀身之祸。

在唐德宗登基之前,唐朝曾经出过一位经济学奇才,名叫刘晏。刘晏最大的贡献有两点:第一个贡献是开放了唐朝的市场经济,把之前一直由国家垄断的食盐专卖制度改变为商人经营、国家监督。在刘晏掌管财政工作之前,唐朝食盐的价格一直是由官方定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哪怕一罐盐的成本只要一文钱,但官方的定价高达一百文,老百姓要吃盐也只得硬着头皮买。这一制度的弊端在于,掌管食盐定价的官员并不会如实将卖盐所得的利润上缴给国家,他们明明一罐盐赚了九十九文钱,在上报时却硬说只赚了一文,剩下的就都被他们中饱私囊了。如此一来,朝廷收不到税,百姓吃不起盐,两边都得不到好处,唯有那些黑心的官员们个个赚得盆满钵溢。刘晏被唐代宗任命为户部尚书兼盐铁使后,对这一弊端用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解决,他没有浪费精力去查各地食盐的经营价格到底该是多少(因为各地情况不同,制盐成本有高有低),当地掌管盐价制定的官员到底贪污了多少,而直接让商人参与进来,让他们公开招标—谁定的盐价低,谁的盐质量好,那么恭喜你,今后该地区的盐就归你经营了,先前主管该地区食盐买卖的官员仅起到监督作用,确保商人按他们承诺的价格、质量长期销售。这就是今天所说的“市场价格透明化”,盐价一旦被透明公开,那商人具体能挣多少钱,他们该向国家上缴多少税也自然一目了然,从此,大唐的老百姓个个吃得起盐,国家的税收也连年激增。刘晏的第二大贡献是,他对唐朝的运输系统作了重大改革,仍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刘晏改革运输之前,唐朝产粮多的地区向产粮少的地区运输粮食,多是从陆路运输。我们知道,陆路运输的成本极高,尤其是在古代,往往一车粮食运到几百里之外,押运的役夫和拉车的牛、马就要吃掉一大半。刘晏于是在唐代宗的支持下,组织大量民力疏通各地河道,将运粮的主要方式由陆路运输改为水路运输(即漕运),如此不但节约了大量的民力,也加快了运输的速度。但仅仅是这点程度的改革还嫌不够,因为走水路运输也有个弊端,比如说要从江东把一大船粮食分别运到江西、河南、关中三地,用唐朝之前的传统漕运方法—简称“直运法”,这艘大船从江东出发后,会先来到距离最近的江西停船靠岸,将粮食卸下一部分,然后这艘船再重新启程,掉头前往河南,等到了河南之后再把粮食卸下一部分,然后才能把快见底的那点的粮食送到关中。这种直运法,不但一艘船要绕来绕去多走了许多水路影响效率,而且经常因航行期太长,最后那点粮食运到关中时都已经霉变了。刘晏经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即“段运法”,那段运法好在哪呢?—还是那艘大船,还是要把那么多粮食分别运到江西、河南、关中三地,有了这种新的漕运方法后,那艘船行驶到江西、河南两地的水路分叉点时,就会有两艘稍小一点的船提前等候在此,大船把船上的粮食分别卸到两艘小船上之后即可掉头返回江东,接下来的运输任务由这两艘新的船完成,其中一艘船直接送往江西,另一艘船则驶往河南、关中两地的水陆分叉点,等到了新的分叉点之后,又有会两艘更小的船等候在此,负责接下来的运输任务。看明白了吧,这种“段运法”,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快递分流系统”的雏形,在刘晏的主持下,唐朝官方在各处水路的重要岔口都设置有分流点,运输的船只也分大型船、中型船、小型船,从而根据其实际承担的运输任务选择最合适的船只,最短的航道,以确保每艘船都能满载、速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