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朱元璋早有准备,大家就这样坐成一团,也没有一个明显的尊卑次第,避免了一场纷争。他就这样开始理事了。
实录在前面说了许多朱元璋一人功独高,被郭氏父子及同袍猜忌排挤的话。这段记载本意在张大朱元璋的谋略,却不小心透露了一个事实:朱元璋固然才干出众,但从和阳之战来看,郭军数年血战,绝非朱元璋一人之功。诸将公会,他故意晚至,诸将便先各自择座而坐。那时以右为贵,诸将先把右边的座位都坐满了,左边上席也坐得差不多了,只留下最后一个末席给朱元璋——这应当是朱元璋在当时郭军中的真实地位,诸将皆有血战之功,或擅资格之老,并不把郭子兴的赘婿瞧在眼中。或许许多人还瞧不起他呢,以为他依仗着干老丈人的扶持,捞到不少便宜,功小而位高。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此时在和阳城厅事上高坐快谈的郭部旧将们,或者在与元军的奋战中战殁,或者被朱元璋逐一锄灭,尽化作了泥与土,或完全消失于史册,或止存雪泥鸿爪。只有那个手握郭子兴的任命书,却不敢上坐的小子,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他自然将别人的战功一概抹除,而一人揽有了全部的功业。
实录接上面写道:“遇公事至,诸将但坐视如木偶人,不能可否,独上剖决如流,咸得其宜,众心稍屈服。”
此等语言,我们不是很熟悉么?史书上,唯有圣者至圣,别的人,非愚即蠢。我们不要以为乱世英雄除了朱元璋,都是如“木偶人”一样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