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17 00:11:22
4、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是个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日子,从这一天中国一直以来的盛世局面被打破,迈入了长达二百余年的战乱之中,因为在这一天唐朝的东平郡王、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奉诏讨贼,除掉祸国殃民的杨国忠为借口想起了叛乱。
安禄山在范阳卢龙和河东三个地方经营了十多年,他的势力在这里根深蒂固,再加上募兵制的实行和李林甫为了防备边将入朝尽用胡人为将的政策,使得他的手下有着一批忠于他的大将和军队,而此时的唐朝中原地区自从李隆基即位以来很少有大的战争发生,再加上一直处于盛世之中,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民疏于战,人人都习惯了过太平日子,因此和安禄山的大军相比简直不堪一击。在安禄山发动叛乱没多久,唐朝黄河以北的地区望风而降。
在五天后,沉溺在享乐中的李隆基终于得到了“忠心赤胆”的安禄山的反叛的消息,李隆基愤怒了,被人愚弄是最让人生气的,身为皇帝被人愚弄更是愤怒到了极点。不过此时李隆基并没有气过了头,他还是保持了冷静,将大将封常清和高仙芝负责具体的平叛工作,这两个人也是能征善战的良将,如果任由他们自由发挥的话,安禄山就算不能被消灭也至少也会被阻拦在河北一带,将叛乱的规模缩小。但是李隆基已经不再是三十年前那个李隆基了,此刻他要彻底杀掉安禄山医保自己被愚弄之仇,而恰在此时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得平叛进展不顺,安禄山在叛乱三十五天时攻占了唐朝第二都城东都洛阳。洛阳可不同于河北的州县,攻占这里就意味着唐朝已经丧失了一半的基业了,而此时的平叛将领封常清和高仙芝出于实际考虑,叛军本来实力强,如今士气正旺,自己这一方面战斗力差,又丢了洛阳士气低落,因此他们决定退守通过,坚守不出,只要保住长安不失,就能耗死叛军,毕竟安禄山的叛乱不得人心,到时候各地的援军一来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消灭安禄山了,他们的想法和李隆基的想法背道而驰。李隆基本想让他们尽快解决安禄山没想到他们居然没有任何作为,而且把那么重要的洛阳丢了,现在退到通关自己家门口了,肯定是不敢打,再加上这二位在军中和监军宦官边令诚结了怨,这位公公可没有高力士那样的为国为君的情操,于是马上诬告这二位害怕安禄山不战自退和克扣粮饷的事。恼羞成怒的李隆基马上下令处死封常清和高仙芝,从而为平叛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自毁了长城,使得叛军攻打潼关的士气更旺,安禄山在洛阳更是得意忘形,觉得自己攻占长安指日可待,于是迫不及待的在洛阳称帝。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