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07-11 21:04:06

三 手铸金人

可是常太后却早就等不及了,他把拓跋叫去:“皇帝,六宫不可无主呀。你虽然格外喜欢雁雁,她毕竟只是贵人,不是皇后。现在贵人已经不止一位,雁雁并无特别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后宫一旦有事,可就无人做主了。”拓跋明白太后的心思,自然也愿意冯雁早日为后,只是于心不忍,还想再拖哪怕一两年,就说:

“后宫有母后做主,孩儿放心,此事再晚几年不妨。”

日期:2013-07-11 21:43:23

“哎!”常太后心想儿子究竟年少,想得简单,对历代宫中妃嫔勾心斗角也许不甚知晓。她不以为然地摇头说:“我在固然可保无虞,但如今我已渐入老境,生死无常,祸福难料,倘若我有个三长两短,后宫无主,便易生乱。再说,立后与册封昭仪、贵人、椒房、中式等有所不同,须行铸金大典,成者方得立;不成则尚须另择人选。不但颇费时日,且极易生变。趁我现在精神尚佳,将此事办妥,也了却一大心事。”常太后此时三十五岁,按当今标准还是青年妇女,怎会有“渐入老境”之慨?看官有所不知,古人命短,莫说公元五世纪北魏时,即便在清代中后期年纪一过三十便已“半老”。清嘉庆至同治(1796—1862)年间作家文康在小说《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中写到邓九公的女儿:“年纪约有三十光景,虽是半老佳人……”再往上几百年,“半老”与“老”的门槛还要降低。宋代大文豪苏轼(1036-1101)《江城子?密州出猎》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此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轼三十九岁,就以老夫自居了。故而北魏常太后三十五岁便生迟暮之感也就不足为奇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