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军校是个军官学校,他们培训的是军官和绅士,不会送学员上前线。”
“毕业后呢?”
“毕业后?”他在黑暗里哼了一声。“我去进修医学院,当一名军医。”
我想了想,电视剧“M*A*S*H”(罗伯特?奥特曼导演的流行美国战争电视喜剧《陆军野战医院》)里,那些朝鲜战场上的美军医务人员形象,呈现在我的脑海里。
日期:2013-04-20 00:58:44
我家的父辈,没有一个军人。但是,母亲在一九五零年参过军,那是抗美援朝的年代。
那年,母亲才十六岁。
从小,母亲是个孤癖和内向的女人。虽然外公、外婆是苏杭人,自幼就去上海滩闯荡,母亲和舅舅也都是在那里出生的。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外公在上海一举成名,当了电影大导演。外婆也成了上海滩社交场合的名角儿。
日本入侵中国,上海沦陷后,外公奔赴武汉,参加了左翼文艺运动。为了逃难,外婆蒙蔽了母亲,偷偷带着三个舅舅,连夜乘渡船去了重庆,把母亲一个人留在了上海的叔爷爷家。次日凌晨,母亲从梦里醒来,已是家离人散。母亲嚎啕大哭,日夜难眠,不久得了胃溃疡。次年,小姨在重庆出生了。上海的沦陷,母亲的离弃和小妹妹的出生,这些不愉快的事件在母亲的人生中永远是一片阴影。此后,她从未与外婆和小姨有过和睦的家庭关系,这也使母亲变成了一个叛逆性的中国年轻新女性。
抗美援朝开始后,母亲第一个去报名参加新中国的空军,志愿奔赴朝鲜战场,去打美国侵略军,做一名新中国米格15战机女飞行员。
临行前,母亲去见了外公最后一面。那时,外公正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拍摄一部开国大片。外公是个对时间要求非常严谨的导演,他给了摄制组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陪母亲在摄影棚外谈了谈。
外公说:在前线不同在家里,要自我保重。战争是残酷的,可能会有牺牲。如果为了国家,你可以牺牲自己,但是,千万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就这样,母亲告别了外公,迈着轻快的步子,向北影厂的大门走去,没有回过一次头。母亲说,外公在摄影棚门口站了许久,而且掉了泪。可是,母亲无法面对自己父亲的泪水。
那个年月,部队是不容许女兵赴前线开飞机的,空军把母亲和其他女生送到了东北的某个空军军官学校成为了文化教员。在空军学院,母亲第一次和一名空军上校初恋。后来,那个上校提升为将军。在部队,母亲治好了多年不愈的胃病,学会了开又笨又重的苏式军用摩托车,而且,两次立了三等功。
有一次,我和母亲在甘家口外出采购,路上遇见了一个憨厚和粗框的北方叔叔。母亲介绍说,他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部队的死伤惨重,最后,志愿军从战壕和洞穴中冲出来时,弹药一空,步枪都上了匕首,要和从下面冲上来的美军拼一场肉搏血战。面对美国兵的枪口,那个叔叔的步枪卡壳了。他灵机一动,从地上抓了一把土,扔到了面对他的美国兵脸上,然后,用枪口上匕首穿透了敌人的胸膛……
上甘岭,那真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残酷战役。
日期:2013-04-20 01:00:03
十五岁那年,我在北京第二十八中学上高中,我的校长就是当年母亲在空军军官学校的老首长。我同桌的父亲,也是一位空军军官。有一天,他邀我到家做客,偶尔遇到了他父亲。当他父亲听说我母亲的名字时,突然变得眉飞色舞,脸颊都发红了,像个第一次初恋的害羞高中生。回家后,我问母亲,认识不认识这个叔叔。母亲笑了。过去,他曾是母亲在军官学校的一个农村来的学生,家境很穷。母亲送给了他一件棉袄。后来,他向母亲求过爱,被母亲拒绝了。母亲说,对他的关爱是对任何一个子弟兵的“爱”,是“亲情”,不是“爱情”。
在此之前,从未想过,自己的母亲年轻时,还曾伤过其他男人的心。
日期:2013-04-20 01:00:54
与许多其他美国学生不同,安德鲁斯是个冷静和不露政治偏激的理智者。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他好像是个局外人。虽然是美国公民,他并没有生长在美国本土,对于美国政治,他也看得较淡么。对他而言,没必要有太多的政治主见。他既不信共和党也不信民主党,更不愿意参与任何辩论。他只想干他自己想干的事情——女性,大麻,篮球,橄榄球和摇滚乐。
我想,这与他的个人生活和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那个晚上,我和安德鲁斯一直聊到凌晨。他给我讲述了自己的家史。
日期:2013-04-20 01:01:50
安德鲁斯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美国兵营的一个军官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美国军营里的德语教官。在德意志霍亨索倫王朝执政时,爷爷曾是威廉二世下的一个军官。到了二次大战时期,在纳粹的白色恐怖下,盖世太保从他的家谱里发现了犹太血统,将他父亲一家关进了集中营。到了美国军队第一次进军柏林,家里人基本上死光了,只剩下了父亲一个。美国大兵进驻德国后急需翻译,凑巧他的父亲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就这样,他父亲被纳入了美军编制。
四六年,大批美军返回美国大陆,他父亲也随军到了美国东海岸,入了美籍。但是,他非常怀念德国和生他养他的那片黑红色的土地。五十年代末,美军将他调回德国,成了美军驻莫尼黑莫克?凯圣(McGraw Kaserne)军事基地的一名德语教官。那时,美国马里兰州大学莫尼黑分院也设在这个基地上。
某个夏天,在莫尼黑的一个露天农贸市场,他父亲认识了一个骑着自行车,带着漂亮草帽,身着白色土布长裙的金发碧眼德国乡村姑娘。两人一见钟情。次年,他们结了婚,一年后,安德鲁斯出生了。
虽然在家里接受了传统的德式教育,安德鲁斯从小调皮,是一盏不省油的灯和一个早熟的孩子。住宿在美军兵营里,与美军官兵和他们的家眷朝夕相处,内心里,他却非常敏感自己和其他美国孩子的不同。尽管自己和父母是美国国籍,毕竟他们是德国血统,家里说的话和吃的东西都是典型德国传统的,骨子里还是德意志的筋髓。
日期:2013-04-20 01:06:26
在美军驻莫尼黑莫克-凯圣军事基地,第七楼是基地的主楼。一九四五年它曾是美国驻德国军事政府的所在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成了美国陆军空军物贸交易服务局和 陆军第66情报旅的所在地。这个基地还有曾活跃一时的“莫尼黑社区俱乐部”,保龄球场,图书馆,牙科医院,加油站和 美军平价超市。美国陆军空军物贸交易服务局的主要业务是为美军海外机构提供物美价廉的军需品和日用品。美军平价超市的价格一般比美国市场上的便宜30%,和当地德国市场相比,往往便宜一半以上。
从小,安德鲁斯和他在基地上的哥们儿就意识到了这个市场差价的优越性。国产的“骆驼”和“万宝路”牌香烟,也成了勾引当地德国小姑娘的一个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