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8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3-04-19 10:15:20

感谢小茶、鼎湖、王者、fish、嘉靖、科比、云树、白衣、迷城、由戎、阿萌、小笑、战国的热情支持。

孔子不好写,各类史料实在太丰富了,取舍是个大问题。如果放开了写,用三百万字写孔子都是写不完的,因为篇幅有限,所以只能大略说一下。孔子是有底限的,孔子的刚烈性格一直被后世有意识的隐藏,把孔子弄得半神半仙,就是失去了做为一个人,应该有的魅力以及缺点。孔子的政治立场且不评价,做人总需要有一个底限的,而不是讨价还价。孔子是有脾气的,非常欣赏有脾气的孔子,这样的孔老头,非常可爱也值得尊重,而不是那个已经后世严重神话到不真实的假孔子。关于期月是一年的说法,回去再查一下,希望得到一个权威的解释。

不是矫情,是真的感觉到写累了,再这么写下去,总感觉是千篇一律,都成了没有个性的流水线产品了。写作贵在打磨,可现在这个情况,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一部作品用一年以上的时间进行打磨,只能写完就出手,以至于风格严格雷同,毫无个性,更不要说什么学术性了。

对写作的兴趣并没有减退,而是对这种通俗史的写法已经感觉累了。如果有条件,我是不会写这些东西的,更倾向于写学术性的东西,或者专玩文言文,相信也是不会太差的。我没有小茶说的到了九十分,我评估也就七十分上下吧,但再往上冲已经很难了,风格和文笔都是定型了的,要有大的改变,真的很难。

现在的历史热不如前几年那么火爆了,一部稿子辛辛苦苦写了几个月,查阅了大量资料,不知道多少回在灯下劳神,结果也没什么反响,越写越没信心,也没有动力了。一直在考虑,是不是要换一种写法和题材,比如‎‍​现‎‌­代­‌‌题材。现在非常火爆的是悬疑武侠系的,但这些题材没有接触过,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有时总想放弃,但又有些心犹不甘,没有成功就放弃,就意味着失败。没有人愿意成为失败者,还想再搏一下,不想就这么离开。

日期:2013-04-19 10:19:33

二十六 天生一个孔圣人,无限风光在春秋——属于孔子的江湖传奇 三(3)

当然,孔子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来看待治民的问题,其实这并不奇怪,任何历史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不可能超越他所处的历史时代。

纵使孔子有百般不是,但仅凭孔子在与鲁哀公讨论中的一段话,孔子就足以受到后人的爱敬。事出于《说苑.政理篇》,哀公问孔子有什么办法可以增加老百姓的财政收入,孔子就说了三个字:“薄赋敛”,只要做到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老百姓自然就会富起来。

哀公有些不解,质问孔子:“如果大多数人都富了,我岂不是就穷了?”孔子劝他不要这么紧张,要相信老百姓的善良,“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只要老百姓富裕了,自然会有更多的余钱交税,而不是在老百姓还穷馊馊的时候就恶狠狠的抢老百姓的救命钱,相比之下,后世一些昏君还不如孔子。

《论语.颜渊篇》记载鲁哀公问孔子的学生有若如何才能使国库充盈,有若的办法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只要老百姓有钱了,国家自然也就有钱,如果百姓穷得喝西北风,君主一毛钱也收不上来。有若的经济思想和孔子是相通的,或者说有若是受到了孔子的影响。

孔子虽然能够对鲁国执政施加一定的影响,但毕竟孔子只有发言权没有决定权,只能无限感伤地怀念他的政治偶像周公姬旦。都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使人,实际上真正开创儒家思想的,正是周公旦。孔子曾经说过:“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只是将在春秋时尚耒成熟的儒学打造成一种强大的思想体系,地位有些类似于词史上的南唐后主李煜。

孔子老了,他曾经在梦中遇到周公,在现实中郁郁不得志者往往都会在梦中才能驰骋于江湖,求功名,不朽于万世。对于一个经历了太多风雨的老人来说,他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儿孙绕膝,安度晚年。

只是让孔子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唯一的一个儿子孔鲤却先孔子而去,只留了一个年幼的儿子子思(有一些学者认为子思是孔鲤的遗腹子)。人生三大至痛之一就是老年丧子,孔鲤的撒手西去,给孔子造成的感情伤害有多深,可想而知。

更让孔子揪心的是,自己已经来日无多,一旦自己不久就去世,嫡孙子思怎么办?最可行的办法,只有把子思交给自己的一位学生,让他来代养子思,孔子最终选择的是他的高足曾参。实际上曾参虽然才学多博,但他在星光灿烂的孔子学生中并不是最耀眼,最耀眼的那颗星星,也在孔鲤去世不久也开了人世,他就是颜回,死于公元前481年。

相比于儿子孔鲤的去世,颜回的死,几乎导致孔子精神世界的彻底崩塌。虽然孔子拒绝了颜路要给颜回置办外棺的要求,因为孔子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但孔子对颜回的死还是痛不欲生,无法接受。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子一直把颜回当儿子一样,孔子不止一次“吹捧”过颜回,颜回是除孔鲤之外,孔子的另一根精神支柱。现在两根精神支柱相继倒塌,换了任何一 位普通的老子都难以承受,孔子再伟大,此时他也只是一位普通的父亲。

孔子在感情上受到了沉重打击还没有结束,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位得意门生,时任卫国蒲邑宰的子路,死于卫国孔悝之难。子路比孔子小十岁,和孔子是同代人,与孔子的关系亦师亦友,孔子非常器重子路。所以噩耗传来,孔子哭倒于地。

每个人都是坚强的,每个人又都是脆弱的,在心灵深处总会留有一片温柔的芳草地,但当命运之神残酷在孔子的芳草地上来回践踏的时候,铁打的人,也会吃不消。一连串的打击,孔子终于一病不起。

孔子是个天生豁达的人,他对人生看得很透彻,孔子曾经站在大江边,看着浩荡东流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这一辈子,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从起点回到起点,没有大阅历、大智慧、大胸怀的人,是难以承受的。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十八日(杜预认为有可能是五月十二日),心犹不甘的孔仲尼溘然长逝,寿七十三岁。

如同诸葛亮的死震惊蜀汉一样,孔子的死,在鲁国引发了巨大的震撼。虽然孔子一直不受重用,但孔子做为鲁国的标志性人物的地位,是谁都撼动不了的。鲁哀公当然知道孔子的地位,在孔子死后,他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写了一份祭孔子的祭文。以《左传》为准,祭文如右:“旻天不吊,不懸乓焕稀Y缕劣嘁蝗艘栽谖唬滠溆嘣诰巍N睾舭г眨∧岣福拮月桑 �

孔子死后的葬礼非常隆重,但这一切已经和孔子没有关系了,葬礼无论搞成什么规模,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也许孔子生前并没有意识到,在他死后近四百年后,一个名叫董仲舒的学者向一位名叫刘彻的皇帝提出了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方针,并得到了实行,从而极深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甚至从某种角度讲,自汉武帝刘彻以后的两千五百年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论语》被打开然后合上,然后再打开的历史。只是这一切,孔子已经看不到了。

仰俯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孔子做完了他应该做的事情,至于功过得失,自有后人评说。

日期:2013-04-19 10:32:52

二十七 千古一圣说老子 上 (1)

谁是老子?简而言之,老子就是爸爸。

古往今来千万年,人类已经产生了上百亿个老子,只要能生娃,你就是老子。但今天我们要讲的不是别人的爸爸,而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伟大哲学家——老聃,又称李耳、李聃,中国所有老子中最伟大的那一个。

由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至于儒家在中国唯我独尊,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二千年的历史,甚至到现在,全世界遍地都是孔子学院。

就像一枚硬币,人们只看到了平放在地上的硬币的这一面,却忽略了硬币背后,还有精彩的那一面,这就是老子的道家思想。

不否认儒家的伟大,但我们更应该承认的是道家的伟大。从某种意义讲,没有道家思想对中国历史潜意识的影响,任由儒学一家主宰中国人的脑袋,历史将变得极端而不可收拾。而道家思想的开创者,就是伟大的老子。

洋人曾经搞出了一个世界百位伟大人物排行榜,孔子因为知名度实在太大而排在第五,老子——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排在第七十五。老子排名落后于孔子,完全是因为儒家思想之于官方的表面影响。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