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8-20 06:05:02
第十五章 选择决定命运
“大龄剩女”如何抓住机遇
西门庆的一妻五妾中,李瓶儿、潘金莲已死,李娇儿已经改嫁张二官,吴月娘是不会轻易改嫁的,剩下的就只有孟玉楼和孙雪娥了。
她俩不是不想改嫁,而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孟玉楼已经三十七岁,即使是改嫁,年龄也老大不小了。那时女子没有多少接触社会的机会,要想找到一个中意的男人,实在是难上加难。
孟玉楼一直在等待,直到西门庆去世一年后,她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
那是在清明节期间。吴月娘、孟玉楼、吴大舅夫妇等人给西门庆扫墓,回去的时候,在杏花村酒楼前休息。
清明节期间,野外非常热闹,到处是扫墓的人。杏花村酒楼前,清河县李知县的儿子李衙内正带着一班人,在观看武师跑马耍艺,现场围得人山人海。
李衙内名叫李拱壁,年约三十余岁,国子监的高等生。此人懒习诗书,风流博浪,好鹰犬走马,人称“李棍子”。
从李衙内的外号可以看出,此人是个好折腾的主,他整日带着二三十个手下,东游西蹿,不务正业。曾引诱王三官到院中嫖妓、并被西门庆教训过的小张闲,如今就是李衙内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
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北大清华。李衙内这样的人能进入国子监就读,十有八九是依靠他父亲的关系特招的,是“拚爹”的结果。
当时,吴月娘、孟玉楼等人也站在高坡上观看杂耍。孟玉楼临风而立,裙裾飘飘,当下就将李衙内电倒了。
李衙内丧偶已久,媒婆给他介绍了不下一打女人,他就是一个都不满意。见到孟玉楼,他立刻叫来小张闲,让他过去打听打听,对面那位身材高挑的妇人是何方神圣。
一会的工夫,小张闲就回报说:“报告衙内大人,那位妇人名叫孟玉楼,是已故的西门大官人的三妾,正守寡在家,可以拍拖!”
李衙内点了点头,当下,他想炫耀一番,就骑上高头大马,奔入场中。
这时,天空中传来一阵雁鸣,只见一行大雁向孟玉楼那边的天空中飞去,正在经过一棵大树的上方。
李衙内拈弓搭箭,摆好姿势,准备来个百步穿杨。他将弓拉得满满的,瞄准大树上方的雁群,一松手,“飕”的一声,箭射了出去。
没想到,那支箭却射到了大树的枝桠上,只射下了两枚黄叶。尽管李衙内没有射中,可是,在小张闲等一班掌托的带领下,场中还是掌声雷动,喝彩声如潮。
李衙内的眼光就老是往孟玉楼的身上瞟,引起了孟玉楼的注意。孟玉楼见李衙内一表人才,又会拈弓弄箭,显然不是一般人家的公子,当下不免心旌激荡,也有意地回看了李衙内几眼。
孟玉楼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送秋波时就送秋波。
她眼神里的内容,李衙内肯定是读懂了。就是这几眼,改变了孟玉楼的命运。
果然,李衙内回家后,命官媒陶妈妈立即到西门府中去提亲。
面对李衙内的提亲,我们再看孟玉楼一系列得当而成熟的表现。
陶妈妈的到来,让吴月娘大吃一惊。当时,孙雪娥已经和来旺私奔出府,吴月娘已经将孟玉楼引为最后的倚靠了。
面对吴月娘的质问,虽然孟玉楼口中声称并没有意中人,但她底气不足的反驳、羞得通红的脸庞,显然是欲盖弥彰,这等于是向吴月娘宣告:这一切都是真的,我孟玉楼要嫁人了!
日期:2013-08-20 06:05:33
吴月娘当然会同意。因为孟玉楼一旦成了李县令的媳妇,凭吴月娘和孟玉楼的关系,西门府就有了一个靠山。况且李县令开出的条件相当诱人,李县令说,要是促成了这门亲事,什么门面差徭、坟莹地土钱粮,一律蠲免;有人欺负,指名说来,从严处罚。
就是说,要是孟玉楼嫁过去,对西门府,县衙将提供“照顾+保护”政策,享受“特护”级待遇。
接下来,是孟玉楼与媒婆陶妈妈面对面地谈话。
知道孟玉楼见到陶妈妈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
见到陶妈妈,孟玉楼连基本的客套话“你好”都省略了,她说的第一句话是,“陶妈妈休得乱说!”
这句话说得很突然,有点没头没脑。孟玉楼解释说:“你们媒人说谎的极多,开始时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及到其间,并无一物。奴也吃人哄怕了!”
“奴也吃人哄怕了”,她让谁哄怕了呢?除了西门庆,还会有谁?孟玉楼这句话,是对她与西门庆婚姻的彻底否定,道出了她心中积压的万般委曲。
当初,媒婆薛嫂给她和西门庆做媒时,将西门庆吹成天下无双的强人和好人。等嫁入西门府后,孟玉楼才发现自己无异于跳进了火坑。在西门府后院的激烈斗争中,孟玉楼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尽量置身事外,明哲保身,但也忍气受辱,备受冷落,好在最终涉险过关。
这叫她如何不后怕呢?
孟玉楼问了很多问题,得知这次嫁过去的身份的确是正妻,这才放下心来。
出嫁那天,吴月娘让孟玉楼将她房中的财产全部带走,并且让她将自己房中的两个丫环兰香与小鸾也一并带过去。意外的是,吴月娘还将潘金莲房中那张价值六十两银子的螺钿床也送给孟玉楼作为嫁妆。
说起这张床,还是潘金莲和李瓶儿争风吃醋的产物。当时,李瓶儿房里有一张价值六十两银子螺钿床,潘金莲和她攀比,吵着要西门庆也给她买了一张。如今,潘金莲已魂归九泉,再也无福消受,这张床反倒成了孟玉楼的财产。
嫁后三日,吴月娘亲自到县衙中赴宴。孟玉楼挣足了里子,也赚足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