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2-09-15 17:24:51

“可惜啊!杜十娘死得可惜!”宝钗接下试探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哦!白素贞爱许仙,杜十娘爱李甲,谁知命送心爱人之手。有谁知道哪个男人可靠?你说呢?”

“许仙与李甲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处。”金玉作了分析说,“其共同点是自私自利,对爱情没有忠贞不渝。但他俩有着本质的区别:许仙是无知而受骗上当;而李甲是流氓,是嫖客,是不仁不义的小人,所以把十娘当作商品来出卖,真是可恶!”

“杜十娘看错了人,我有没有看错呢?”宝钗又试探道。

“这种小人不值一提,连爱人都会卖掉,成为人人唾骂的小人。”金玉理解她的用意,接着说,“但要看到大多数是好人,你可知道古有梁鸿与孟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千古佳话。”

“你可不要把我卖掉哟。”宝钗开玩笑道。

“怎么会呢!我绝不是李甲这类人。”金玉认真地说。

“当然相信你,也相信自己的眼光。”宝钗说。

说着,船已到瓜洲码头,突然宝钗情绪低落。金玉看她低头不语,知是定有什么心事,于是问:“你在想什么?一路上都很高兴,怎么突然间发起呆来?”

“有件事,心里疙瘩着,总想不出万全之策来。”宝钗郑重其事地说。

“看你心情沉重的样子,说出来,我们商量商量,共同想个法子。”金玉关心地说。

“我是结过婚的人,儿子也长大了。”宝钗叹了口气说。

“这我知道,我也是结过婚的人。”金玉说。

“怎么面对儿子和大嫂他们?今天又如何面对雪雁呢?”宝钗愁容不展地说。

“就大大方方地结婚,堂堂正正地生活,这是上策。”金玉明确表示。

“讲得倒轻松,做起来难啊!还有中策呢?”宝钗思量着说。

“你怕有失身份?”金玉问。

“身份何用?我只求自由自在地生活。”宝钗真心地说。

“是怕世俗偏见?”金玉再问。

“是哟。怕儿子接受不了,怕李纨她们反对。”宝钗如实说。

“你看咋办?”金玉又问。

“我想暂不公开,等待时机。”宝钗摇了摇头说。

“下策下策!这是下策!下策不可取!”金玉道。

此时,船已靠岸了,脚夫们开始搬运行李,催他俩上岸,讨论自然暂停。金玉挽扶着宝钗的手,慢慢地走过跳板。上岸后,他俩也租了两辆马车,一辆放行李,一辆同乘,直向扬州琼花街林探花府驶去。

宝钗这次路过扬州的目的,一是参拜姑父母及林妹妹的神位,二是看望忠心守孝二十年的雪雁。

林黛玉祖籍苏州,其父林如海一直在扬州为官,所以在这里建有官邸。林如海和贾敏先后病故在维扬,且都丧葬于此地。当年黛玉的灵柩运抵苏州时,无从着落,也就转移到扬州,安放在其父母旁边。

雪雁是黛玉的小丫鬟,扬州人氏,从小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七八岁就到林府做丫头。当年黛玉与贾雨村进京时便带十岁的她和四十岁的嬷嬷,所以说雪雁也是林姑娘最贴身的丫鬟。黛玉亡故之后,接着贾府被抄,丫头、佣人遣散。雪雁十分地内疚,曾想了却此生、随林姑娘而去,但想想林府无血脉传承,就毅然来为林姑娘尽孝。她带上十五两银子,走了半年时间,来到苏州找寻林姑娘老家,找了半月,始终没有找到。后来听人说林姑娘的灵柩已移至扬州了,她又寻到维扬,为林家守孝,把持香火,至今已是二十一个年头了。

雪雁的忠孝义举传到贾府,传到宝钗耳朵里,人人对她十分敬佩。因此宝钗路过扬州,祭拜亡灵和看望雪雁,是在情理之中。

宝钗与金玉坐在车内,看不清这大都会的光景,但也感觉到扬州城区的繁闹。马车很快在林府大门前停下,他俩下车。金玉忙安排将行李搬下后,便叫开门。

宝钗看见大门最高处尚有“探花府”三个大字,稍下点条石上镂刻着“紫气东来”,两边石框上雕有楹联一副:

四海升平旭日辉煌暄府第,三阳开泰皇恩浩荡泽门庭

虽然门庭冷清,油漆驳落,光泽褪色,可是宏伟的气派犹存,可见当年曾经显赫一时。

正在屋里纳鞋底的雪雁,猛听到外面有急促的叫门声,忙停针线,慌慌张张地跑来,应道:“是谁啊 !什么事?”

“我是京城来的薛宝钗呀!你是雪雁吗?”

雪雁一下子就听出是宝二奶奶的声音了,激动得了不得,慌忙打开大门,看到宝钗,迟疑片刻,遂飞跑过去,扑倒在她的怀里,泪如泉涌,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宝钗也是一样,泪水如断线的珠子,嘀嘀嗒嗒地滴在雪雁的脸面上。

日期:2012-09-16 07:57:44

二十年来,雪雁孤苦一人守候这个家,从来没有亲人看望过她。今天天降贵客,做梦也没有想到荣国府的主人突然降临,其激动心情可想而知。金玉张罗着把东西搬进去了。

他把行李放在庭院内,车夫们拿了工钱都走了,只等雪雁来安排。雪雁关上大门回过头来,见着一个男子还在整理东西,再看此人相貌堂堂,很像宝玉,猜测定是宝二奶奶的什么人了。她不好意思地问:“宝二太太,这……”

“这这……这是我的朋友。”看到宝钗脸色绯红,一副羞羞答答的样子,雪雁心中已经明白了几分。

宝钗不顾行李和金玉,忙倒水盥洗后,就到姑父母及林妹妹灵牌前,摆起事前准备好了从京城带来的糖果糕点,点烛焚香,双膝跪地,磕头便拜。此时的她心情十分悲怅、激动,泪如雨下,补读祭文:

……维太平不易之元,逢无可奈何之日,遇大厦将倾之时,勿闻萧

湘悲泣之声,知翠玉殒落、玉女仙逝!乌呼哀哉,悲哉痛哉!天苍苍兮,

乘黄鹤仙游梦境耶;地茫茫兮,驾祥云上琼台作客耶……

一别金陵二十秋,宝钗日夜珠泪流。

他人说我金巢占,自喝黄连苦水呕。

几夜夫妻何所乐?半生养子白花头。

红楼屋倒离人散,贾府房空成犯囚。

去世林君仙境住,在生蘅芜反忧愁。

千年陋俗应当改,旷代裙钗竞自由。

二十多年未曾见面,今天相见,要谈的话自然很多,想了解的情况需个头绪。还是先从雪雁说起:雪雁到林府后,二十年如一日,主要是祭奠亡灵,继承林家香火,逢年过节,烧香点烛。说来也怪,她似乎沾着了林姑娘灵性,不仅能作词赋诗,还晓事明礼、练达人情。她的生活全靠自己双手,替人纳鞋底、缝褂子,赚点工钱来维持生计。由于生活清苦孤寂,身子自然虚弱,经常感觉腰腿痛,近来发现头晕等症。宝钗听了颇感同情,接着问:“你来这里时她家就没人吗?”

“有一个老管家,那年刚好八十岁,可是他抱病在床。”雪雁说。

“有谁来照料他呢?”宝钗问。

“我来时他病入膏肓,正在叫水喝,他总算还有点福分,等到我来。”雪雁说。

“他有柴米油盐吗?”宝钗关切地问。

“家中无米无柴,早已断炊,可以说好长时间没吃的了。”雪雁说得泪如雨下。

“以后呢?”宝钗问。

“我身边剩有三两银子,立即上街,买来五升米、一斤盐、一捆柴,煮粥汤给他吃,这样老人慢慢好起来了。”雪雁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接着说,“靠我仅有的三两银子,两个人吃饭,尽管我们省吃俭用,三个月后,再无法生活下去了。老人看出我的艰难,在那北风呼呼的夜晚,他有气无力地说:‘小雁子,有你来,我放心了,林府的香火有人烧了,你是好人,以后定有好结果的呀!难为你了,又要你苦半辈子。我走了!’说后老人就与世长辞了。”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