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文学看到了活生生的现实,但产生如此巨大的民风差异、仅仅是他们所谓的“故利在自惜,不在势居街衢;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也”这么简单吗?先看荆扬地区,这里是先秦时楚国的核心地区,从《史记?货殖列传》的描述来看:“越、楚则有三俗。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於积聚。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从太史公的描述来看,当时的楚地是以今天江陵为核心的一块地区,除了北面经襄阳、南阳通向中原的通道外,另外三面都被崇山峻岭(大巴山、巫山等山系)、江河湖沼(云梦泽,即今天湖北的荆江湖沼水系和洞庭湖水系)所包围。所以此地交通并不发达、道路崎岖。今天我们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没有发达的交通,发达的贸易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当时的楚地面对重重自然障碍,造成了经济落后的局面也就无可奈何了。但也正因为楚地丛林密布,飞禽走兽、野菜野果也很多,所以当地百姓也就能方便的得到野果充饥、野兽果腹;而且长江流域土质坚硬,在石器时代难以开垦,只有到了铁器时代才得以开垦,而西汉那时也就刚刚普及了铁器没多久(铁器的运用是从战国开始的),当时楚地居民可能还没习惯铁器的在农耕上得运用,依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因此,优越的自然环境加上艰难的农业环境,使得当地居民更愿意过轻松自由的渔猎生活,而懒得进行艰苦的农耕开垦,就像文学所说“然民鮆窳偷生,好衣甘食,虽白屋草庐,歌讴鼓琴,日给月单,朝歌暮戚”,所以楚辞能成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也就不足为奇了。《史记?货殖列传》也做过相似的评价:“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但光靠渔猎的话是很难有大量农产品积蓄的,因为渔猎的不稳定性很大,且收获的产品受当时食品加工技术的限制、很难被储存;而一遇旱涝之年,渔猎经济少库存的弱点更是立刻被放大,并很容易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崩溃。这也是楚国在先秦的争霸战争中,始终无法突破北方大国的封锁的主要原因:脆弱的经济基础无法支持规模庞大的楚军长期在外作战,秦国大将王翦灭楚就是典型的拼后勤、拼经济,最终楚国被先拖垮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