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井田制下这种按比例提成的收税方式更符合生产实际,那为何后世少有人启用此方式呢?那是因为在信息时代之前、尤其是农耕时代,信息的交流是非常不便的、从皇帝到县吏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和层层官僚;中央面对地方客观条件的变化不可能很快做出反应、甚至还是相当滞后的——因为中央也需要时间研究事态发展的可能走向,并辨明是否事态像下级所报的那样如此恶化、会否明明是地方工作不力而以天灾来推脱,或是下级信口开河、虚张声势,甚至会否中饱私囊、截留自肥、图谋不轨。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各级政府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核定一个既定数额由下属去完成,别有事没事的来讨价还价、出工不出力混日子。另外政府在制定每年的财政支出预算时,也希望有个稳固的税基,这样制定的财政预算更有连续性、可持续发展。而像井田制那样按比例提成则会出现今年多收、明年少收、甚至后年倒贴的大波动局面,在这种大起大落的局面下制定财政预算的工作量会徒增,而且年年大变、根本无以制定长期规划。这也是正是如何在当下计算机时代计算能力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各大企业依然还习惯于“压指标”这样的硬性摊牌工作指标,而少有弹性工作指标存在主要原因——因为随着社会技术和服务分工的日益细化、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永远存在,为了便于管理、降低管理成本,统一指标是保证工作分配的客观公正性的必须手段,没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工作任务分配方法是难以服众的、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团队因“不患寡患不均”而分裂!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