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出生的传说到此为止,而事实证明,邪乎的出身不代表能坐享其成,不努力再邪乎也是白搭。曾国藩就是这样,对于出身他并不在乎,他更在乎自己的上进。曾家在当地还算是有了些影响的人家,曾祖父曾竟希对于家族的现状很不满意,吃饱喝足不是最终的目标,他更大的目标就是家里能出个当官的,出不了当官的至少也要出个秀才、举人什么的。这个愿望绝对不是好高骛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可能对现在的人没有很深的理解,但在当时,那真是一个切合实际的事情。没有当官或者秀才,这个家族再有钱也是下三流。有钱能使磨推鬼,却不能越过科举这道坎。本来曾竟希将这个希望放在儿子曾玉屏、孙子曾麟书身上,但残酷的事实告诉他,他的希望还是空中楼阁。曾玉屏、曾麟书真的在读书方面没有天赋,考则败、败则考,考来考去还是没有得到半分功名。祖辈父辈没有完成的任务,只好结结实实地落在曾国藩的身上。少时的曾国藩并非神童,只能说是比普通孩子聪明一些。在曾国藩六岁的时候,祖父曾玉屏就为他专门请了“家教”教他读书识字。父亲曾麟书屡试不第,索性开了一家私塾,曾国藩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读“四书”、背“五经”。父亲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还在熟睡中就被叫起来背书,可见读书的辛苦。而曾国藩并没有因为近乎刻薄的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是越发用功。曾经有一个传说,说的就是曾国藩读书的事情。一次,曾家进了一个小偷,小偷躲在房梁上,想等着家人都睡着了,再下来偷东西。正好曾国藩有一篇文章怎么都背不下来,他就挑灯夜读,非要把文章背下来再睡觉。可他怎么背都背不下来,于是曾国藩也忘了睡觉,一口气背到了后半夜。这下可苦了在房梁上的小偷,他就和曾国藩这么耗着。最后,小偷实在是熬不下去了,跳下来把曾国藩背的文章给他背了一遍后,逃走了。连小偷听得都背过了,曾国藩还没背下来,这说明曾国藩的天资还不到神童的地步。不过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曾国藩的勤奋。勤能补拙,这样的精神注定能成大器。果然曾国藩的不懈努力终于为他带来了好成绩。道光六年(1826年)时年十六的曾国藩参加了长沙童子府试,他名列第七,这大大增加了他的信心。曾国藩更加发愤图强,力争走上科举这条路。期间他又拜访名师,以期取得更快地进步。他本字伯涵,为了让自己奋发向上,改为涤生,寓意重新开始崭新的生活。随着眼界的开阔,曾国藩的学业有了突飞猛进地提高。一个好消息传来,更激发了他参加科举的决心。父亲曾麟书在道光十二年考上了秀才,这是曾家几百年来第一次冒出了“知识分子”。在父亲的榜样作用下,第二年,也就是道光十三年,曾国藩参加了科考,成为了县学生员,这时的曾国藩二十三岁。比起父亲四十三岁才取得功名,曾国藩是幸运的,至少他比父亲少熬了这么多年。曾家的双喜临门,着实让全家欢欣鼓舞,也算是告慰了已经过世的曾祖父曾竟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