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生之谓性”,其中的“生”字就是“气”字的意思,这就好比说“气即性”。气就是性。所谓“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因为刚说“气就是性”时,性就已偏向一边了,不再是性的本源。孟子讲性善,是就本源而言的。但是,性善的表现只有在气上方能看到。若无气也就无法看到性。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就是气。程颢先生讲“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也是因为求学的人各自看到了一面,所以他只能作如是说。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性,那么气就是性,性就是气,原本就没有性和气的分别”

【解析】

让人头大的“性”字和“气”字再次联袂登场了,请大家先做一下深呼吸。“性”字可以解释为天地万物公共之理在人之所禀受,“气”字可以解释为在人的生理基础上所焕发的生命力,其中第034节有对“性”字的详细解释,第065节有对“气”字的解释。

先看程颢先生的话“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便已不是性。”这句话难就难在程颢将“性”字往不可知论的沟里带,展现出来神秘主义的倾向。先说“人生而静”,每个人一生下来都是一个哇哇大哭、能动会跳的婴儿,哪里会“静”啊?所以程颢这里说“人生而静”,只能从形而上的方面来讲,要理解这一点,请大家回顾025节的解析部分,程颢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道理在其最原始的状态下,就已经具备了,这里说的“静”,就是从天地万事万物之理的稳定性方面而言,因为人生下来到这个世界上,必然也是依据世界的“理”而来的,而这个“理”的本源是恒定不动的,所以才能说通“人生而静”,因为人生下来所依循的这个“理”是不变的是、是静的,这个“理”是一个原概念,是无法再解释的本然如此,程颢才称其为“不容说”,而这个“理”一旦禀受于人,就是“性”,“理”既然不可说,“性”自然也就“不容说”,一说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性”。这就是程颢先生的意思,比较曲折晦涩,需要静心体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