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46节

热门小说推荐

看了以上三诫,很多人会怕,说那不可以给别人回向了。其实这就偏了。

给人回向是好。但一定要注意,要正确回向:“愿以诸功德回向给XX,之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及其一切有缘众生,愿尔等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发菩提心,圆成佛道,普度众生。”

注意点:

一,功德全上:是“以诸功德”,而不只是“以此功德”。这有什么不一样呢。前者是把自己所有的功德都用来回向,是尽力了,不剩了。后者,是只拿出这一次的功德来回向,没尽全力。所以有的众生不干啊,我们还没离苦呢。你还有很多功德啊,求求你再回向一些给我们吧。所以会来纠缠你啊。而前者就不会了,为什么呢。我的所有功德都回向给你们了。能做的都替众生做了,人家又何必再纠缠你呢?

二,对象全面:“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及其一切有缘众生”, 也就是说把XX所有的有缘众生都包含了。不要帮了这个漏了那个。有的是冤亲债主,有的是历代宗亲,有的是有缘的仙家等等。反正全都有份。

三,方向正确:“愿……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发菩提心,圆成佛道,普度众生。”一个是“愿”,是我们的愿望,而不是保证他们要干么,硬要他们干么。而且是愿帮让他们离苦得乐,往生净土,他们肯去就去,不肯去可以不去,不是硬逼着人家去。而且这些都是回向菩提的,都是帮助他们离苦和往生的,不是升官发财的。而且更进一步,愿他们发菩提心,普度众生,圆成佛道。这些都是回向菩提的和净业的。而不是要XX健康长寿啊,万事如意啊,升官发财啊,这些不是菩提,不是净业。我们的功德是原来做出世和解脱的的净业,不是用来做入世的福报的。回向的目的一定要明确。

所以,回向不是“以此功德回向XX,让他健康长寿,升官发财,万事如意”。这样全都成了世俗的福报了。而且,如果此人是恶人,你这么回向他,那你就要拿出自己的福报来补偿他的寿命和福报,还要替他背业债。因为他健康长寿,升官发财了,不就造更多的恶业么?那就是你的错了。

化解业障

而居士如果已经因为回向等惹了上了业债和灵体,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好好做好四部法门:

1.磕头忏悔:

忏悔业障,忏悔最实在的方法就是磕大头。给佛菩萨、给父母师长、给冤亲债主磕大头。每天108个。怀着忏悔心、惭愧心、感恩心去磕头。就是最好的消业障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消除阴气,恢复元气阳气的办法。

2.吃素持戒:

吃素是最好的放生。同时尽量做到每周一天持八关斋戒,清净无过。吃素持戒是最好的不造新业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净化身心的办法。

3.静坐静卧:

静坐也就是坐禅,静卧也就是卧禅。一个是醒的时候如何调息净心,一个是睡的时候如何保养真气,保持正觉。二者是一体。每天至少静坐一个小时,静坐时可以调息念佛,持咒。睡觉时保持吉祥卧,保养真气,保持正念。

4.诵持念佛:

诵经,持咒,念佛。可以诵地藏经,普贤行愿品,金刚萨埵心咒,往生咒,观音咒,心经等;念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都是消业的最好的法门。每天半个小时以上。

如此修行四部法门,一般一个月内就可以消除业障,恢复元气,自度自净。而且,经历了这个坎之后,自己的能力可以上一个台阶。以后再回向给别人时,就清楚该怎么既能帮人,又能自度了。

日期:2012-3-8 11:19:00

(乙三十六)

36.无缘不度

2010-11-24

#那位大学生怎样了?

=哦。我师父昨晚去帮他诵经洒净和开示总算好点了。听师父说他们过去时因为那大学生发疯被医生打了镇静剂,所以静静的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我师父开示后,他身体既然会动了,那是灵体在动,不是他本人在动。他本人已经昏死过去了。然后师父说他竟然还会笑。本来师父打算带他来念佛堂,可他爸爸不肯,所以只好让那大学生住在精神病院了。

#如果可以,把握的手机号码给他,通过手机我帮他处理。跟他爸爸说我是心理医生,可以帮助他。不然这个年轻人只能待在精神病院了。

=哦。我没有他好吗,而且那大学生,我看他来了那么久,从来没看见他带手机。而且即使你有他好吗了,因为他现在在完全不清醒,天天靠打镇静剂,还有

=他爸爸完全不信佛,他们不会结婚搜你的帮助的,昨晚我师父要过去,他爸还不肯。是他亲戚硬拉我师父过去的。

#问问他亲戚,他会帮忙。只要能通话就可以处理。跟他爸爸说,我只是心理医生,擅于处理精神病症,不要说佛学。

=哦。问题是我根本不认识他亲戚和他爸爸。他亲戚是第一次来,我根本不知他在哪。他爸从来没来过这里。他本人又不清醒。随缘吧,阿弥陀佛。

#你师父知道他亲戚,你可以问问你师父。随缘必须尽力,而不是漠视。这点你应该深有体会。你我既然知道了这个事情就是缘。知道了就应该尽力一试,而不是漠视不理。

=那好吧。我明天问问我师父,再给你信息。

2010-11-26

=我们今天普佛。有居士请客,和诺人来吃饭。然后一直念佛,连休息时间都没有。所以根本没时间回你信息,对不起。我今完吃晚饭跟师父出门去看那大学生。他现在好多了。不怎么闹了。我们师父还有居士帮他诵经。所以好多了。已经回家了。真实感恩佛力加持。然后我乘这个机会,跟他那个亲戚说了你,说你用心理学帮助大学生。他拒绝了。说现在已经好多了。所以不想麻烦别人。他让我谢谢你。我问他要电话,他也不给。我知道你一心想救人。我看到他想到自己也感同身受,心里非常难受。可他亲戚都这样了,随缘吧。阿弥陀佛。

师兄晚安。

#嗯。尽力就好。随缘。但要注意,你这次做事的方法不对。不要去求人,不要想他要电话号码。你只要向他介绍我,然后把我的QQ号给他,让他找我,这样就行。

#我们只是给他提供一个渠道,他肯不肯用就是他的事了。我们要给,而不是要。而且必须他主动来找我们,我们才能处理。而不是我们主动去找他们,不然就是攀援了。

=嗯。师兄说的对,我也这样觉得。我们是有这个心,可是别人没这个心。我们攀援也不好。随缘。阿弥陀佛。

------------------

从来都是“病人求医生,而不是医生求病人。”这个很重要。

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那个病人,“某某处有良医,你可以去找他。”这样把良医介绍给病人。而至于病人找不着良医,那就是他的事情了。而不是,告诉良医,“某某家有病人,你去救他。”因为良医就算是送上门了,病人没有不认识,也相信,反而当你是骗子。

为何一定要病自己人主动找良医呢?

1.病人主动来找,才有诚心。是病人来求医生,病人才有诚心,医生说的话,他才肯听,才会积极配合治疗。这样医生才占据主动,才好治疗。也才容易见效。反之,医生去找病人,病人占据主动。病人难有诚心,要么怀疑你是骗子,要么怀疑你行不行啊?甚至出出种种难题来为难考验医生。这样就不好治疗了。医生就很被动了,难以治疗,难有成效。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